扶危济困 关爱救助

来源 :中国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won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在远离故土的异地他乡遭遇意外,孤身只影,举目无亲,求助于谁?流落街头、生活无依的人,该怎么办?古时,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仁善之士或许会出手相救;今日,专门的救助机构——遍布各地的救助管理站,正在履行着扶危济困的职责。
  社会救助,有些也称为社会救济。通常来说,救济是一种消极的救贫济穷措施,基于一种同情和慈善的心理,对贫困者行善施舍,多表现为暂时性的救济措施;而救助则更多反映了一种积极的救困助贫措施。社会救助体现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护线和安全网。


  救助站,一张温暖的安全网
  2015年初夏,记者走进四川省阿坝州救助管理站,近距离观察这张安全网。
  记者一行驱车抵达阿坝州首府马尔康,车子驶入南木达街,停在一栋六层高的大楼下,这就是阿坝州救助管理站了。
  “这个新站是‘5·12’地震后重建的,于2012年底竣工后投入使用。”站长高恩庆向记者介绍,2006年4月,阿坝州救助管理站经州政府批准同时挂阿坝州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牌子,承担着阿坝州十三个县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护送、安置等工作,同时负责受助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生活管理、教育管理、心理矫治、查询查证、回归家庭等工作。
  “自建站后,阿坝州救助管理站每年(2006—2013年,因2013年7月汶川发生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阻断了道路以致其后人数有所下降)救助社会上各类求助或者乞讨人员均在300人次左右。目前,站里设置救助床位54张。其中,男、女受助区各设置救助床位17张,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设置床位20张。”副站长刘腾光边说边带着记者一行进站参观。
  救助站楼层按服务区、娱乐区、住宿区、办公区的功能有序分布。记者步入一楼服务大厅,厅并不算很宽敞,但明亮整洁,工作人员接待热情,安检设施齐备,还贴心地为被受助人员配备了自动存物柜。步出服务大厅,沿着走廊前行,成人餐厅、儿童餐厅、物品寄存室、警务室等一一呈现,甚至还有专门的理发室。
  “救助站专门设置了儿童餐厅,就是为了更好地照顾来到这里的孩子们。”刘腾光告诉记者。
  二楼是被受助人员娱乐区,乒乓球室、多功能室、健身房、阅览室、图书室、计算机室、学习室等一应俱全。最特别的是一间心理宣泄室,墙壁和地板全部作了软包,中间立着一根一人多高的软柱,可供被受助人员尽情宣泄负面情绪。平时,被受助人员可以在这里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选择娱乐项目。
  三楼到五楼是被受助人员的住宿区,男童、女童、成年男女都有各自的楼层分区。


  踏上三楼,记者眼前一亮,墙壁上绘有漂亮的彩绘,好像童话里的世界,这是儿童住宿区。向左望去,一片可爱的柔粉色,那是女童区;再向右望去,一片清新的蔚蓝色,那是男童区。沿着走廊往前走,看到一个儿童活动室,偌大的彩球池里堆满了各种颜色的小球和其他玩具,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尽情玩耍,在外流浪的艰辛在这一刻也将烟消云散吧。
  成人住宿区也是房间整洁明亮,洗簌间、洗澡室、电视室、文体活动室等一应俱全,还专门为有暴力倾向和精神障碍的被受助人员准备了观察隔离室。
  最顶层的六楼便是工作人员的办公区了。“救助管理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在救助过程中如果发现被救助的对象有突发性疾病或其他异常情况,会及时处理。”刘腾光告诉记者。2014年3月21日,50多岁、右腿残疾的流浪人员修斌流浪到马尔康时突发急病,被阿坝州救助管理站发现并及时送往定点医院救治。经医生检查,修斌患肺结核病,通过半个月的治疗,其病情好转。后经救助站核实,修斌是湖北省当阳市人,家里无亲人,以流浪为生。
  刘腾光告诉记者,对于被救助对象,救助站会根据具体情况,护送和资助其返乡,或者进行两年以内的临时安置,或报当地民政部门进行长期安置。
  孩子,别再流浪
  都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但有些“花朵”却不幸流落路边,风雨飘零。如何呵护好这些“花朵”,让他们重返温暖的家庭和美丽的校园?救助站在行动。
  “对于因各种原因流浪在外的儿童,阿坝州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中心通过一系列工作及时为他们找到亲人,让他们及时摆脱生存的困境,脱离潜在的危险,最大程度上使他们避免受到伤害,保护这些流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刘腾光告诉记者。
  多年来,阿坝州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依照国际公约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积极探索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新途径,建立和完善了阿坝州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网络体系,在流浪未成年人教育管理、街头救助、医疗救治、返家的接送、安置以及配合公安机关依法打击各类利用流浪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
  刘腾光告诉记者,为了多方保障儿童保护工作的开展,阿坝州建立了多部门联动机制,包括民政、财政、卫生、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互动的协调运作机制,州医院、救助管理站协调运作机制,以及社区、志愿者、群众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使阿坝州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处于良性运转状态,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维权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为了使流浪儿童得到及时救助,也为了使广大群众能了解并参与儿童保护工作,我们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拓展至街道,主动与其他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并完善了街头救助保护体系。”刘腾光说。
  流浪儿童进入救助管理站后,工作人员立即为其建立详细的资料档案,对其家庭情况、外流原因、流浪情况、回归安置等内容做记录。在生活上,工作人员对这些孩子们精心护理,让他们在保护中心感受到家一样的关爱和温暖。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扭曲的心灵得到矫治,淡漠的法律意识得到强化,丧失的信心得到恢复,染成的不良习惯得到纠正,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提高。   对所有的档案,工作人员每月、每半年、每一年都要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来制定教育管理等工作重点,同时对流浪未成年人中的典型事例、特殊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汇总,以便对流浪儿童进行更有效的救助。如何让流浪儿童及早回归主流社会?回归安置体系至关重要。
  “在传统的救助工作方法中,我们的服务面仅限于生活住宿、临时救助、返家接送等。这样的救助方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流浪未成年人自身存在的问题,很难保证他们在回归家庭后得到有效监护,也很难保证他们不会再次流浪街头。”刘腾光表示,回归安置对流浪未成年人的生活至关重要,是一个让孩子回到安全、稳定的家庭生活和主流社会的过程。
  2006年,五岁的小女孩王三(化名)被送到阿坝州救助管理站。家住金川县勒乌乡云盘村的王三长期跟随患有轻微智力障碍的母亲在街上流浪乞讨,看尽了世间的冷眼,所以对所有人都充满了敌意。工作人员根据她的年龄、兴趣爱好为其制定了救助计划。首先,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和帮助她,与她建立友好关系,逐步消除她对工作人员的戒备心理。然后,通过做游戏找到她的心理突破口,逐步帮助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消除她对社会和生活的敌意。
  经过阿坝州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和义工的努力,逐步消除了王三对其他人的敌视心理,使其愿意逐步加深与工作人员的沟通。在交流过程中,王三向工作人员透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她渴望像同龄人那样背上书包走进校园,也希望能和小朋友们零距离地接触和玩耍。
  由于王三的母亲不愿意结束流浪生活、固定住宿,根据王三本人的意愿,阿坝州民政局将王三安置在阿坝州儿童福利院,并为其提供了舒适的居住和学习环境。2012年7月,阿坝州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到儿童福利院回访,看到王三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在学习上也很努力,与福利院的孩子们相处融洽。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各国的学术界和业内人士都认为最有利于大多数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地方是家庭或类似家庭的环境,儿童只有在主流社会才能健康成长。
  “因此,在经过街头早期干预和中心帮教后,流浪未成年人应最终回归家庭、回归学校、回归主流社会。让未成年人不流浪,流浪未成年人不再流浪,这才是我们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的终极目标。”刘腾光告诉记者,“目前,我站已经针对流浪未成年人的不同情况,开展多方合作,对能够说明户籍所在地、具体家庭住址的流浪人员及时护送返乡,对符合条件的流浪人员可以安置至福利机构。这些安置渠道的畅通,为我们降低流浪儿童二次流浪率,以及今后顺利开展救助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建立一个全州范围内的深入街道的儿童保护网络体系,使更多的儿童能就近得到更加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阿坝州救助管理站积极介入阿坝州其他部门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目前,该站已经与州妇联、州残联、福利院建立联动机制,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工作平台,并将通过相关合作,把留守儿童之家与现有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服务相结合,从而建立庞大的留守儿童保护体系,推进关怀留守儿童模式的建立,做好早期干预预防工作。此外,该站还通过大量宣传,积极发展民间组织参与合作项目。
  保持“三心”,关爱救助
  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阿坝州救助管理站的工作卓有成效。多年来,阿坝州救助管理站严格按照救助管理要求,对求助人员进行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录入,并建立纸质档案保存,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无一例责任事故发生。
  “救助工作很繁琐,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有时候甚至还不被人理解。”刘腾光说,“这个工作需要足够的耐心、细心和爱心。”
  刘腾光告诉记者,救助站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近年来,救助管理站加强主动救助,从以前的传统式救助转为关爱型救助的新型救助管理模式,但这也给职业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了有利的要钱骗钱之道。在救助特殊群体时,缺乏完善、系统的救助机制,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未能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救助模式,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存在一定的难度。此外,站内的医疗护理、社会工作、心理咨询辅导、法律事务、教育等岗位上,缺乏专业技能人员,职业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对此,救助站一直在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
  通过多年来的探索,阿坝州救助管理站初步建立了一种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民间及国际组织交流合作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制,以较完善的救助体系为依托,以各县、乡镇早期预防、早期干预为基础,以外展服务为平台,以流入地、流出地的社会、学校、家庭、救助中心联动为纽带,对未成年人开展早期预防干预、救助保护、医疗救治、心理矫治、教育培训、替代照顾、回归安置、定期回访等工作,使危重病儿童得到及时治疗,使被人控制的未成年人得到及时解救,使操纵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得到有效打击,使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得到制止,使回归主流社会的未成年人得到安置,让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目前,救助站正在积极做好申报国家“三级”救助管理站的前期准备工作。截至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完成比选工作。在比选中,该站特别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参与,从资金来源到采购程序都严格按照采购文件要求和采购程序交由办公室办理相关手续,做到程序清楚、资金去向明白,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
  随着设施和服务的进一步完善,稳步发展的阿坝州救助管理站将为流落街头、需要帮助的人员提供更为有效的救助。(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张籍匀)
其他文献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的记载。根植于社会生活的羌族多声部民歌是在他们长期农耕生产、生活的群体方式中逐步形成发展而来的。由于羌族没有文字,其文化的传播也仅靠口传的形式,因而羌族多声部民歌也就成为了羌族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2009年,松潘县的羌族多声部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羌族多声部民歌主要分布于松潘县小姓乡与镇坪乡的少数羌族山寨。近
期刊
树有根,江有源。  岷江源即岷江的发源地,它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北部水晶乡安备村境内弓杠岭南坡斗鸡台西侧,海拔3480米。岷江水一路奔涌向前,带着厚重的文化底蕴,穿越时空,将万丈豪情、和谐与妩媚都一一献给了蜀地。  松潘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东北部,属岷江水系的发源地,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富集区,旅游资源丰富。千百年来,岷江水系孕育了以成都平原、岷江流域为中心的蜀
期刊
瀑布的英语为waterfall,类似于中文的地质学称谓“跌水”。百度百科解释为河水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从高空跌落的自然景观。由于跌水崖壁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不断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瀑高会逐渐降低,加之河流存在改道或断流的客观可能,因此无论多么恢宏浩大、多么迷蒙浪漫的瀑布最后都将走向消失。这也是为什么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瀑布有着壮丽而毁灭的强烈意象,如美国女作家乔伊斯的小说《大瀑布》,法
期刊
7月17日,“以黑与白的梦幻之旅”为主题的《奇开得胜》张奇开个人画展在成都环球中心大观艺术馆开幕,共展出川籍油画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张奇开的35幅《图像熊猫》系列作品,展览将向公众开放至7月23日。展后,张奇开先生的23幅作品将在中国澳门新濠江文交所上市,这也是首个在该文交所上市的川籍艺术家。  在艺术家张奇开的自述中,这样写道,“近年来,我把熊猫作为我的描绘主角。在公众的宠爱下,熊猫俨然已经成为
期刊
巍巍大秦岭雄居于华夏神州腹地,横亘于长江、黄河流域之间。悠悠终南山,绵延数百里,神韵甲天下。终南山山水如画,峰峦叠嶂,风光绮丽,是中国佛教十大名山之一,更是佛教诸宗的发源地。据《关中通志》记载,终南山不仅风光壮丽,且为佛教圣地,香火盛极一时。  享有十三朝古都美誉的古城西安,就坐落于风景秀美的终南山北麓。古代长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曾经是佛教的弘传中心。佛教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传入长安之后不久,终
期刊
昭觉,大凉山腹地神奇的地方,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多姿多彩的民情风俗与人文景观在此会聚、展现。昭觉曾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特殊的地理、历史、文化使昭觉成为了解凉山的窗口。  新村新寨如画卷  “嘎约啦哦(彝语,意为稀客了)!”见到有客人到,正在院坝里用自来水洗碗筷的俄罗地惹十分高兴。四室一厅的房子足有200多平方米,地砖擦得光洁透亮,电视、沙发等家具齐备,独具彝族特色的餐桌上摆放着一尘不染的碗
期刊
在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中,昭觉已建成全国半细毛羊商品羊生产基地、无公害肉牛和肉羊生产基地、全省乌金猪养殖基地、国家商品用材林基地、全国苦荞麦生产基地等。基地建设的同时,昭觉品牌也正在形成。昭觉的羊肉被确认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马铃薯、苦荞麦和畜产品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昭觉,这个传统的农业大县,依靠土地,放大优势,提高效率,走出了一条切实长远的增收致富路。  绿色梦想  从速生丰产林到果林,
期刊
昭觉在历史上因地处凉山腹地,受到历代中央王朝的重视,早在西汉时期,就在昭觉设置卑水县,昭觉西部地区现在的解放沟片区和四开片区属当时的越雟郡邛都县所辖,东部地区现在的附城、比尔、竹核、俄尔、古里等片区属越雟郡卑水县所辖。昭觉四通八达,东部古道沿着凉山彝族送灵路线通往滇黔,另一条沿着诸葛亮南征路线经美姑、雷波境内(沐川道)通往成都,西线通往西昌邛都县与越雟郡府,是古代交通要冲,是东走西来、南来北往的民
期刊
昭觉,这里是中国西南部腹心一块神奇美丽的土地,山与山白云相连,坝与坝绿水相依,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彝族人民,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每年立秋前后,便是荞麦成熟的季节,漫山遍野麦香飘飘,涌动的麦浪把大地染成一片金黄,黄得殷实,富贵,蓬勃;黄得翻江倒海,惊心动魄,金光灿灿。在彝人眼里,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一个热闹的季节,一个激动人心的季节。  金色凉山 金色荞麦  从西昌出发,沿
期刊
“世界自然遗产黄龙”“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松茂茶马古道”“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如此多元而重磅的关键词集于一体所指向的,正是位于四川西部的松潘。  松潘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军事要塞。八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松潘草地,经历了历史上著名的松潘战役、塔子山战斗、马场战斗和毛儿盖战斗。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在松潘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调整意义非凡,并从此踏进苍茫草地,踏上了最为艰苦的一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