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影的玩伴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公主到美术鱼,从怪兽到奥特曼,从恐龙到海豚,让孩子们主导舞台。
  材料:彩纸、打孔器、剪刀、玻璃纸
  做法:
  1.准备几张颜色不一的彩纸,用打孔器将彩纸四边打出若干孔洞;
  2.将彩纸中间部分剪去,粘上玻璃纸;
  3.孩子将一个个打孔的小圆片任意粘在玻璃纸上,粘完后,将彩纸贴在窗户上,当阳光照射过来,仔细观察地面上神奇可爱的调调。
  拓展:粘小圆点时,家长可以指引孩子们粘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卧室皮影戏


  材料:白色床单、白纸、手电筒、道具
  做法:
  1.将孩子想制作的道具原型放在桌子上,在桌子边贴上一张白纸,用手电筒照射物体,白纸上将出现这个物体的轮廓;
  2.在白纸上描下轮廓,然后剪下来,再让孩子填充细节;
  3.在室内架起床单当幕布,关上卧室灯,拿起手电筒对着床单,鼓励孩子进行想象并与其一起表演。
  拓展:年龄较大的孩子鼓励其编写剧本并进行表演;父母也不能闲着,可以在旁进行拍摄,让孩子体验自导自演的乐趣。
  拓展:年龄较大的孩子鼓励其编写剧本并进行表演;父母也不能闲着,可以在旁进行拍摄,让孩子体验自导自演的乐趣。

家庭小剧院


  手电筒是感受光影变化的最好工具。用手电筒都能玩哪些游戏呢?
  玩法1 夜间寻宝
  晚上带着孩子在家附近散步,看看能用手电筒有什么发现。可以制定一些游戏规则,比如要发现多少棵树或者多少辆自行车。带着这样的任务去探索和发现,孩子会玩得很来劲。
  玩法2 你追我赶
  晚上在室内关上大灯,用手电筒的光照在地板上,让孩子跟随着光点的移动去踩。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活动很有意思,但要在一个稍微空旷、安全的空间内进行。
  玩法3 星星的天花板
  在一张黑卡纸上剪出镂空的图案,或者蒙上有颜色的纸,让孩子躺在床上,拿着手电筒照向天花板,就会看到不同有趣的图案。如果你的镂空图案是星星,那么天花板上应该是美丽的夜空了。
  玩法4 光影迪斯科
  放些音乐,和孩子一起躺在地板上或者床上。将手电筒照在天花板上,让那些光束也随着音乐跳舞吧。
其他文献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东莞市寮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承担着寮步镇的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工作,寮步镇社区教育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作出了贡献。  目前,东莞市寮步镇成人继续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终身教育学习活动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取得了较好成绩,形成若干亮点,吸引省市内外兄弟单位纷至而来学习取经。本刊记者近日在寮步镇成
橢圆的身体 , 长长的脖子 , 这就是长颈鹿。  有的抬头看 ,有的想和朋友聊天。你还能想出什么动作?  为它们涂上漂亮的颜色 ,再添加一个大大的草原。
今天早上,女儿画了一张地图给我,兴冲冲地让我按照地图上的路线去寻宝。几个线索分别是:“小桌椅”,“沙坑”,“有戒指的桌子”,“台阶”,“长方形的容器”。  我遵循地图,找到了地面上画出来的小桌椅、模拟沙坑、放着她的小戒指的小桌、上楼的台阶,最终在长方形的洗衣筐后面发现了“藏宝盒子”。  整个过程中,看似我在“玩”,其实孩子付出的脑力、体力以及得到的乐趣,一点儿都不比亲自找一遍来得少。这使我想到了最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玩具。  有的玩具新一点,有的旧一点;有的高级一些,有的比较简单……怎样都好,玩具始终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去哪里都离不开的伙伴。  不过,也有一些小朋友,自己从不缺少玩具,但偏偏更喜欢别人的。  这本身也没什么错。别人的玩具嘛,第一次见到,从来都没有玩过,难免产生兴趣、想拿来玩一下。大人们也经常会有类似的想法:看见朋友买了新的电脑,或者新的汽车,也会想着:要是能给我玩一玩、开
“越贴近自然的孩子,面临生活中的压力,会产生越少的心理负担”。“孩子的家庭周围自然环境越多,孩子就越少会出现多动、焦虑或消沉等行为”。  美国康奈尔大学环境心理学家的报告这样指出。  “大自然给我们的灵魂提供滋养”。  法國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论述这样说道。  儿时一有委屈烦恼时,只要到丛林间撒个野,跑个尽兴,烦恼就一溜烟跑掉了。如今我们的孩子,该去哪儿跑呢?  所以,让孩子从小贴近自然,贴近
听,听,听,听我唱,  听我唱那北方冷地方。  那边的房子很异样,  只有一个门,没有半扇窗。  木头泥砖都不用,  雪砖盖顶雪砖墙。  墙上挂着弓和箭,  靠墙铺着兽皮床。  日也点,夜也点,  一盏油灯在中央。  外面的风吹不进,  灯火不动灯光黄。  听,听,听,听我唱,  夜里梦到北方冷地方。用冰雪蓋一间房  世界有很大,北方有很多。  诗里的北方,不是你去过的那个。  也是眼睛黑黑,也是
小时候,我妈管我特别多,但这并不能阻止我和她对着干——  她不允许我出去玩,我就在她午睡的时候偷偷地溜出去玩上半小时再回来;  她不允许我吃棒冰,我就趁她不在家的时候怂恿妹妹去买两根回来一起吃;  她不允许我看电视,我就等她睡着了看个天昏地暗……  当然,孩子的小伎俩都容易被大人戳穿,结果就是被我妈拎起来暴打一顿。而当时看不到电视的我,每每听到隔壁精彩的电视声便气得咬牙切齿,并暗暗发誓,等我长大后
童话里所蕴含的哲理和经验,几乎可以覆盖人生的每个角落。  生活中所遭遇的每件事、每个问题,也几乎都可以通过与其相对应的童话来找到出路或解决办法。  童话的本质在于“转变”二字  每个童话故事,都在讲述一个转变的过程。  青蛙变王子(出处《青蛙王子》)、睡美人苏醒(出处《睡美人》)、磨坊主女儿当上王后(出处《侏儒妖矮人》),这些都是直观的转变。  还有些不那么直观的,比如汉斯在放下一切后得到的幸福(
我小时候和妈妈上街,遇到她的朋友或同事,妈妈都会让我问好,我却偏偏紧张得说不出来话,不论妈妈怎么劝都张不开嘴,慢慢地,我就成了内向的性格。  长大后参加聚会,如果在场的都是熟人,我会疯得不得了,一旦陌生人居多,我便在角落里一言不发。不熟悉的人以为我清高,其实我是真不知说什么。  每个孩子都和妈妈有很多相像的地方,儿子铁锤也和我一样喜欢研究鼓捣,性格比我好一些,但是也不属于胆大的小孩。上课的时候不主
扑面吹来初春的风,  虽然还冷却并不凶。  在田野里我们奔跑,  一股暖气爬上背胸。  扑面吹来初春的风,  群山睡着还像去冬。  却有一些绿的意思,  山腰绝淡山顶较浓。  扑面吹来初春的风,  桃枝柳条谁加了工?  細的颗粒点缀遍了,  不久就将叶绿花红。扑面而来的朋友  诗人选择“扑面”这两个汉字,  想用来表达着急、催促的心情。  感觉有人正三步并两步往上冲,  连一小会儿工夫,也不愿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