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1500亿,黔酒放“卫星”?

来源 :酒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贵州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白酒产业发展大会”,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十二五”期间贵州省白酒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贵州全省白酒产量确保80万千升、力争100万千升,占全国白酒市场份额的10%左右,白酒工业总产值确保1300亿元,力争1500亿元;培育一批名优品牌,新增6至10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一批著名商标;2020年,占全国白酒市场的份额争取达到20%。
  消息一出,引来业内人士一片热议。
  
  屡改规划遭质疑
  在贵州“全省白酒产业发展大会”之前,贵州白酒企业对“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始终悬而未决。不过,在黔酒最终确定发展规划之前,从贵州省相关部门早已发布过相关的文件中,都明确提出了贵州白酒产业的发展目标,但黔酒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接二连三的进行改动引起业界的一片质疑。
  在去年10月份,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了《贵州省“十二五”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指出,“十二五”期间,贵州全省白酒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到2015年,力争全省规模以上白酒产量达到30万千升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
  同样在今年1月中旬,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贵州省“十二五”烟酒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该通知指出,到2015年,贵州 烟酒产业总产值力争超过1000亿元,其中“两烟”500亿元,白酒500亿元,白酒产量的目标是50万千升。这两个部门提出的总产值目标没有变,但是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文件,把白酒产量的目标定在50万千升了。
  然而到了贵州“全省白酒产业发展大会”公布的黔酒“十二五”规划中却成为,到2015年,白酒产量确保80万千升、力争100万千升,工业总产值确保1300亿元,力争1500亿元的目标。如今“生产百万千升白酒,打造千亿元级产业”的“定位”和前者相比,相差甚远。
  业界普遍认为,黔酒的发展规划有些不切合实际。
  
  深谋远虑还是急于求成?
  贵州白酒的“十二五”规划是贵州省委、省政府深谋远虑的规划,还是为图谋发展而过于心切?“这是市场竞争下必然的结果,确实黔酒的规划迈得步子有些大了。” 中国酒业营销学会会长赵义祥告诉《酒世界》记者。他表示,上个世纪80年代贵州白酒曾经辉煌过一段时间,当时贵州就有老“八大名酒”,不过现在这老八大名酒,至今没有一家企业有些新的动作。黔酒板块,除了茅台一枝独秀外,其他品牌基本一直都是不温不火,按照目前情况,黔酒要想达到“十二五”规划目标确实压力是很大的。
  据了解,目前整个贵州白酒的基本状况是——黔酒的二线品牌企业,除了贵州习酒连续10年增长,去年销售突破10亿元,刚刚出道三年的酱香新领袖国台酒去年销售仅仅过5亿元外,其他黔酒白酒品牌处于小规模生存阶段,利润空间小是整个黔酒企业现实生存现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酿酒地理优势,这是其他区域所难以比拟的,不过带着酱酒的高贵血统,流淌着贵族血液的黔酒却没有“火”起来,贵州酿酒业与“国酒之都”的名称不相称。贵州全省百亿企业只有茅台一家企业,其它二线重点酒企均徘徊在1亿—3亿元左右,另外还有些中小型企业还在生死线上苟延残喘,苦苦挣扎。贵州要生产百万千升白酒,打造千亿产业并非轻而易举的。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达了不同的看法,贵州白酒“十二五”规划无论从提高产业发展战略高度,还是营造良好的发展宽松环境,这些前所未有的重视力度,无疑给贵州白酒产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另外,随着酱酒的强势崛起,黔酒的振兴不是没有可能的。
  
  黔酒短板
  贵州省有白酒生产企业527户,通过业界人士的表述,多、小、散、杂是黔酒板块的真实写照,市场行情整体显得平淡无奇。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大部分贵州酒水企业无论是在酿酒工艺还是在营销战略等问题都存在一定不足。在酿酒工艺方面,很多的酒水企业的酿造技术是非常落后的,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撑存在着很大不足。
  在包装设计方面,由于在茅台“光环”的效应下,很多贵州白酒企业缺乏一定的个性,无论是在产品包装、设计还是在商标上都极力模仿茅台外观设计,失去了产品本身的独有个性。在营销方面,茅台有了很成熟的营销渠道,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然而很多的贵州白酒企业在销售渠道上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量体裁衣,而是一味地效仿茅台走高档礼品路线、团购、政府招待、公关经营等。在品牌建设方面,很多中小型企业在品牌建设上缺乏系统性规划,没有对目标消费市场精耕细作,加强自身定位,以差异化的诉求提升品牌竞争力。
  不过最致命的是,很多贵州的白酒企业自我陶醉,固步自封的问题也很严重。
  “很多贵州的白酒企业他们不允许你说他们不好,你说他的产品不好,他会很不高兴。”一位经常和贵州企业打交道的朋友告诉记者。“有时你的一句善意的意见或者看法告诉他后,很多的企业却会很不乐意的。”
  
  千亿元级产业如何突围?
  川酒的崛起、苏酒的爆发、徽酒的强势等等把黔酒远远地抛在后面,贵州白酒错过了最辉煌的“黄金十年”。黔酒千亿元级产业如何突围?“第一是贵州的相关政府部门首先应该解放观念。第二是贵州需要相当数量和有质量的职业经理人,贵州的营销人才总体上对企业方面来讲是普遍欠缺的,需要适度有鉴别的选择一些外脑公司。第三是在酿造技术产品质量改进方面包括像符合产业发展主流趋势产品质量提升上,要加大技术的投入和升级,要有勇气敢于面对和承认贵州酿酒在国内的实际地位和优势。”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表述了他的意见。
  该资深人士向记者解释道,全国的酒水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可谓是人才济济的,但是去贵州的却是凤毛麟角。另外对黔酒来讲,钱已经不是主要问题,因为想进入或者已经进入黔酒的资本过去已经出现过了,并且也“闹腾”过了,但是成功的却很少,那么在有资本的情况下,黔酒为什么没有振兴起来呢?这是黔酒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关链接:贵州评出十大名酒
  8月中旬,贵州省人民政府为评出“贵州十大名酒”企业举行颁奖,青酒、习酒、国台酒等当选。“贵州十大名酒”不实行终身制,采取动态管理,有效期为3年。鉴于贵州茅台酒在对白酒业的突出贡献和其在酒业中一枝独秀的地位,贵州省决定其不参加“十大名酒”评选(黄勇)。
其他文献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那些嫩嫩的黄、新颖的绿、淡淡的粉、优雅的白…那些泛绿的树枝,和煦的阳光、湿润的泥土……满眼是春的气息。2016年春游巴南系列活动即将启幕,巴南各大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经济统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国家更全面的了解国家的综合实力,所以社会对基层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基层统计数据的真
摘 要:本文通过类比研究了国内外通用的集中污水处理方法,结合我国污水处理的现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与今后我国现阶段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污水处理 除臭方法 类比 趋势  一、国内目前污水处理现状  我国目前的年排污量大约为350亿m3,但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仅为15.8%,全国有大约超过80%的城市直接排放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水到附近的水体,这使得水污染加剧。  在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跨世纪人才,愈来愈成为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著名科学家爱恩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不但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根据自
期刊
俄罗斯是最大原油生产和出口国,其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国际原油价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国际油价格是俄罗期的经济命脉。分析表明,近年俄罗斯通过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获得了巨大超额收入。  高油价的推手?  2008年后在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条件下,国际油价却一路走高。期间不同原油期货价格之间发生的两大逆转性变化,反映出俄罗斯极有可能是高油价的推手。  国际原油贸易的定价基础是基准原油价格。常用基准原油是英国伦敦国
我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国家权力的行使要经过多重委托代理,或者说层层授权.人民授权给国家,国家再把权力授给各级政府,上级政府是委托人,下一级政府是受托人,各级政府之间是
摘 要 政务微信是电子政务新型工具,拓宽了政民交流的渠道,政务微信的应用树立了政府部门改革开放、高效精干和人民公仆的形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政府形象也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大对政务微信的监管,努力塑造亲民、高效、服务、专业、责任型的政府形象。  关键词 政务微信 政府形象 影响 塑造  所谓政府形象,是政府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活动,在公众心目中树立的主观印象。微信在信息传播方而具
安倍上台伊始就抛出了“安倍经济学”,立刻受到企业界的欢迎,市场的反应也相当不错。但是安倍经济学并无新意,难挽日本经济颓势,特别是对日本经济的长期效果难以期待,甚至可能带来诸多隐患。  诊断并不准确  安倍为了参议院选举的短期政治利益,而对日本经济下的猛药,定会取得些许政绩和短期效果,但对解决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未必奏效。日本的经济问题是结构性问题,不是短期性的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能够治愈的。在
本文论述了数字化阅读的含义及特点,分析了数字化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阐述了少儿数字化阅读推广服务的策略与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确立绿色发展重大理念,作出一系列理论创新、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推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