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基酚对泥鳅的遗传毒性效应

来源 :环境与健康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hc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观察壬基酚对泥鳅的遗传毒性作用,将泥鳅分别为饲养于50、200、500、1000μg/L壬基酚染毒溶液中6、12、24、48h,并设空白对照(曝气脱氯自来水)组和溶剂对照(0.02%乙醇)组.采用微核试验统计微核细胞数及核异常细胞数,并计算微核率和核异常率.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比较,50μg/L壬基酚染毒24、48h以及200、500、1000μg/L壬基酚染毒6~48h泥鳅的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壬基酚染毒浓度的升高以及染毒时间的延长,泥鳅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提示较高浓度的壬基酚对泥鳅具有遗传毒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肺纤维化及 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方法]将 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MD)、低剂量治疗组(LA)、中剂量治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致严重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心律失常病患80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强不
<正>腰扭伤,民间俗称"闪腰",是腰部关节囊、韧带、肌肉等牵拉过度或因椎间关节紊乱引发。本病的发生率约占骨科门诊、急诊病例的5%-20%。2013年-2014年,笔者对60例腰扭伤早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探讨泡沫敷料与加压橡皮塞联合技术在外固定针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 年 3~12 月在本院小儿骨科采用外固定器治疗的患儿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鼻肠管营养是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之一,较肠外营养有其独特之处.分析了114例食管贲门癌术后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认为术前正确留置鼻肠管,术后加强护理及并发症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建立细菌内毒素的多粘菌素B(PMB)与抗内毒素兔多克隆抗体联合夹心ELISA(sELISA)检测法。方法将PMB包被于酶标板作固相,封闭后逐次加入不同浓度的大肠杆菌内毒素,优化抗内
[目的]探讨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脂联素(APN)、血液指标与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 2015 年 2 月至 2017 年 10 月新生儿科收治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