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量子点作为一种荧光纳米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无毒害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光电化学及能源等领域。本文基于硅量子点的荧光性能,设计了简便快捷、高灵敏性和高选择性检测多巴胺、铜离子和抗坏血酸的几个荧光方法。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多巴胺还原银离子生成银纳米粒子及其本身被氧化成醌的性质,设计了基于电子转移原理检测多巴胺的方法。银纳米粒子和多巴醌作为电子转移的受体通过协同电子转移效应可高效猝灭硅量子点的荧光,与其它检测多巴胺的方法相比,本方法灵敏度至少提高了 10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硅量子点荧光淬灭率与0.5 nM-1μM的多巴胺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1 nM,并成功运用于实际血清样品中的多巴胺检测。2.以硅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建立了高灵敏和高选择性检测铜离子的方法。在氧气存在情况下,铜离子可以催化氧化半胱氨酸,生成胱氨酸和副产物双氧水;同时铜离子又可以催化双氧水的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能氧化和破坏硅量子点的表面基团,导致硅量子点荧光猝灭。与其它检测铜离子的方法相比,本方法显示了优越的选择性。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硅量子点荧光淬灭率与0.05-15μM的铜离子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并具有较低的检测限为29 nM,此法可运用于实际水样中铜离子的检测。3.以硅量子点为荧光探针设计了一种高灵敏检测抗坏血酸的方法。在羟基氧化钴的存在下,羟基氧化钴的紫外吸收峰与硅量子点的吸收峰和发射峰有较大的重叠,硅量子点与羟基氧化钴可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导致硅量子点的荧光猝灭,而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可与羟基氧化钴纳米片反应从而使其分解,阻止了硅量子点与羟基氧化钴之间的能量转移,使硅量子点的荧光能够恢复,从而实现了对抗坏血酸浓度的检测。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硅量子点荧光淬灭率与1-20 μM的抗坏血酸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的检测限为49 nM,并可应用于维生素药片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