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动力之源,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意义重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创业与创新的重要主体,其发展对科技成果转化、扩大就业、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经济转型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得到长足发展,但仍面临融资渠道不顺畅、创新能力待加强、服务体系待完善等诸多问题。如何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优化融资环境迫在眉睫,其中通过财税政策调控融资环境是政府引导和激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其效果如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和创新绩效是否起到积极作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相关部门优化财税政策,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为创业创新助力。基于上述现实背景,研究财税政策、外部融资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上,利用博弈分析政府财税政策、外部资金供给者、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的相机行为选择,丰富宏观政策对微观行为影响的有关理论;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融资特点和创新特点,分析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在不同生命周期的作用,可以拓展金融成长周期理论;通过分析外部融资对财税政策影响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完善财税政策对创新绩效作用机理的研究不足。实践上,利用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财税政策、外部融资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为财税政策对企业外部融资和创新绩效的影响提供事实依据。根据研究结论和调查资料,为完善财税政策、提高政策执行效率、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外部融资与创新绩效提供参考。整个研究从分析财税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影响开始,以融资结构理论、信贷配给理论以及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为理论支撑,采用博弈分析法和归纳逻辑分析法,对财税政策与外部融资的逻辑关系,以及产权性质与生命周期对财税政策影响外部融资的调节效应进行分析。利用调查数据,采用比较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财税政策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外部融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获得财税政策支持能够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且财政政策效果好于税收政策;产权性质与生命周期对财税政策影响外部融资具有调节效应。随后就财税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创新动力理论、创新的市场失灵理论、俘获理论、激励性规制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博弈分析法和归纳逻辑分析法,分析财税政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产权性质与生命周期对财税政策影响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借鉴已有文献研究,采用频次统计法构建创新绩效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企业创新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回归分析财税政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对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效果,税收政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财政政策;产权性质与生命周期对财税政策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具有调节效应。最后就外部融资对财税政策影响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进行研究。根据财税政策的信号效应和认证效应、外部融资的治理作用和监督作用,分析外部融资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外部融资对财税政策影响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利用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部融资能够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采用逐步检验法和Sobel法,研究表明外部融资在财税政策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论与调研资料,对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者以及企业提出建议。为财税政策优化,提高政策执行效率,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外部融资能力和创新绩效提供参考。总之,以非上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问卷获得原始数据,研究财税政策、外部融资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对现有研究内容的拓展;依据创新动态过程构建创新绩效指标体系,可以完善创新绩效评价理论;对财税政策、外部融资与创新绩效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既丰富了宏观政策影响微观行为的理论,也为宏观政策有效性提供经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