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身份追踪中运动对象的身份加工机制是近来动态视觉追踪领域的热点问题。电子竞技作为时下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大量研究发现视频游戏经历可以改善个体的认知能力。本研究通过操纵多身份追踪中运动对象的表面特征与语义特征差异,考察其分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探讨电子游戏玩家与非玩家在不同任务难度下多身份追踪的表现差异。本研究共2个子研究,各包含2个实验。研究一:讨论当目标与分心物存在基于语义范畴的身份差异时的分组效应、颜色特征对其的影响及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研究一a的实验参与者中玩家15人,非玩家15人,采用2×2×3混合设计,以人群类型(玩家、非玩家)为组间变量,以语义范畴差异(相同、范畴内、范畴间)和颜色(相同、配对)为组内变量,以追踪正确率为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人群类型主效应不显著;2)范畴差异主效应显著,目标与分心物的语义范畴差异越大,追踪表现越好;3)颜色主效应显著,目标与分心物进行颜色配对削弱追踪表现;4)交互作用都不显著。研究一b的实验参与者中玩家12人、非玩家13人,其实验设计和程序与研究一a基本相同,仅将研究一a中目标与分心物相同的刺激换为各不相同的数字或字母。结果:1)人群类型主效应显著,玩家的追踪成绩好于非玩家;2)范畴差异主效应显著,目标与分心物的语义范畴差异越大,追踪表现越好;3)颜色主效应不显著;4)交互作用都不显著。研究一结果表明多身份追踪中存在基于语义范畴的分组效应,但颜色特征对其影响视语义特征复杂程度而不同,玩家的追踪优势体现在不同难度的任务下,暗示玩家对于多身份加工的优势。研究二:讨论当目标与分心物进一步窄化为基于语义关系的身份差异时的分组效应、颜色特征对其的影响及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研究二a的实验参与者中玩家14人,非玩家14人,采用2×2×3混合设计,以人群类型(玩家、非玩家)为组间变量,以语义关系差异(相同、不同、连续)和颜色(相同、配对)为组内变量,以追踪正确率为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人群类型主效应显著,玩家的追踪成绩好于非玩家;2)语义关系差异主效应显著,目标与分心物存在语义关系差异有助于追踪表现;3)颜色主效应不显著;4)交互作用都不显著。研究二b的实验参与者中玩家13人、非玩家13人,其实验设计和程序与研究二a基本相同,改为区组设计以强化语义关系的呈现。结果:1)人群类型主效应显著,玩家的追踪成绩好于非玩家;2)语义关系差异主效应显著,当目标具有连续关系时的追踪表现最好;3)颜色主效应不显著;4)交互作用都不显著。研究二结果表明当目标与分心物以复杂语义分组时,身份的强化呈现可以易化追踪,形成基于语义关系的分组效应;颜色特征在语义信息较为丰富时难以影响其语义的分组效应,玩家在有相对复杂身份信息的追踪任务中表现好于非玩家。结论:多身份追踪中存在较为稳定的基于语义的分组效应,颜色对其的影响要视语义分组特征复杂程度而定,玩家在较为复杂的追踪任务中表现好于非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