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名教师结对帮扶
【出 处】
:
黔西南日报
【发表日期】
:
2020年01期
其他文献
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原动力、是幼儿发展的促进者,民办园教师的教研能力事关民办园的办园质量和对幼儿的教育质量。我们采用多种帮扶指导策略,促进民办园教师的教研成长,从而提升民办园的教研水平。一、以领促研,以研促教我们灵活使用一问一训、专家引领、以赛促研、线上群言等多种教研组织形式(见下表),改进组织层级,确立教研网络,形成整合、互补的格局,做到有分有合、纵横交错,使片区民办园教研活动具有核心凝聚力
期刊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利益观呈现出纷繁交织、复杂多样的现实图景,存在多种错误的认识倾向。树立科学公共利益观是化解利益冲突的观念先导,是构建公共利益法律制度的思想基础。科学公共利益观倡导不同利益的多元共生,主张公共利益与其他利益保持适度张力。公共利益的独立推动了法律本位的演进,公共利益通常是法律保留事项,科学公共利益观亦有了特殊的法治意蕴。公共利益的规范化、类型化、层次化和体系化是完善我国公共利益立法的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本质上是特殊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诉权主要基于"法定诉权担当说",源自《民事诉讼法》第55条之规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诉权表象一致,诉讼的发生同基于环境污染损害行为。"两诉"在诉讼程序、起诉条件、诉讼目的上的重合,引发司法审判既判力的牵连,进而产生"两诉"诉讼主体诉权之冲突。有效解决"两诉"诉权冲突及实现二者接驳衔接的建构路径在于:探索建立"阶梯式的诉讼
团学干部是民办高校学生、老师、学校三方沟通的桥梁纽带,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民办高校团学干部能力的培养事关团学干部队伍建设和学校学生工作质量提升。本文从分析民办高校团学干部能力培养现状出发,找出存在问题,分析问题原因,立足民办高校发展需要,探寻构建团学干部能力培养体系的策略,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团学干部能力培养体系,促进团学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推动学校学生管理、教育、服务工作实现
为了帮助我园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尽快适应工作岗位,适应角色的变化,我园于2012年初成立了"幸福智慧俱乐部",试图通过这一项目活动帮助本园教师顺利走出困境,在工作中体味到幸福。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往简单了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一个人养成基本素养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为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要通过一件件的小事进行长期的熏陶。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时一个不可或缺、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班主任可以做好以下工作:
期刊
根据阿尔泰—阿尔金地学断面的地震纵、横波资料 ,建立了地壳速度及泊松比结构 .测区的地壳具有明显的三分结构特征 ,其纵波速度自上而下依次为 6 .0~ 6 .3km s、6 .3~ 6 .6km s及 6 .9~ 7.0km s ;阿尔泰南缘的地壳最厚 ,为 5 6km ,准噶尔盆地的地壳最薄 ,为 4 6km ,大部分地区的地壳厚度为 5 0km左右 .准噶尔盆地与天山之间上地幔顶部的纵波速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