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0/TiO2耦合微生物产电系统污染控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首先利用化学还原沉积法制备了纳米级的Fe0/Ti02复合催化剂粉末,再用硅溶胶将催化剂粉末涂覆在不锈钢网上获得电极,将其作为阴极,创新性地构建了新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与光电催化系统耦合的系统,该系统在无光条件下也具有很好的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性能。以亚甲基蓝(20mg/L)和四环素溶液(100 mg/L)作为待处理实验溶液,对比研究了光催化(PC)系统、光电催化(PEC)系统和新型耦合系统(MFC-PEC/EC)对模拟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并进行相关数据的对比。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所制备的不同铁复合比例的系列铁复合二氧化钛催化剂中(0.1%Fe0/TiO2, 0.5%Fe0/TiO2,1%Fe0/TiO2,3%Fe0/TiO2,5%Fe0/TiO2),1 wt% Fe0/TiO2复合催化剂粉末催化去除污染物性能最佳,将其涂覆在不锈钢网上制备成电极,对于初试浓度2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PC反应速率较慢,6小时可以去除70.52%的亚甲基蓝:PEC反应6小时后,可以去除78.62%的亚甲基蓝。(2)在MFC-PEC/EC耦合系统中,使用涂覆有1 wt% Fe0/TiO2的不锈钢网为阴极,在阴极室降解亚甲基蓝的情况是:反应120分钟后,阳极室中加入54 g生物量时,耦合系统处理亚甲基蓝溶液的效果最佳,去除率为93.57%;耦合系统对浓度为20 mg/L亚甲基蓝的去除效果一直优于对浓度为40 mg/L亚甲基蓝去除效果;溶液pH为5.26条件下,耦合系统对亚甲基蓝的去除效果最好(94.84%)。当耦合系统使用涂覆有Fe0/TiO2的不锈钢网为电极时,有光条件下,亚甲基蓝的处理效果最佳。利用自旋捕集技术(ESR)测定耦合系统处理亚甲基蓝的过程中自由基。在有光或者无光条件下,该系统反应过程都有·OH产生。(3)耦合系统在处理亚甲基蓝过程中产生电压的整体趋势是:先下降后上升,最后稳定在一个数值。当阴极室的电极为涂有所制备催化剂的不锈钢网且有光照时,系统产生的电压最大,稳定电压达0.098 V,功率密度达13.72mW/m2。在光照条件下,MFC-PEC耦合系统的去除90%污染物的能耗指标EEo为0.675 kWh/(m3-order),MFC-EC耦合系统的EEo为O。(4)将PC、PEC和MFC-PEC/EC系统处理亚甲基蓝和四环素的处理情况进行对比,反应2小时的MFC-PEC处理去除污染物的能力最佳,可使亚甲基蓝浓度降低94.83%,残存TOC/TOCo比例为0.17;当处理四环素溶液时,可使COD降低70%。
其他文献
N2O和CH4是除CO2外最重要的温室气体。鉴于N2O和CH4巨大增温潜势,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试图制定出全球N2O、CH4源汇清单,但水生生态系统尤其是陆地河流中二者的排放机制
白色油墨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十分复杂,除了含有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外,还含有大量的TiO2颜料。在光催化领域,TiO2常作为光催化剂,因此白色油墨废水中TiO2具有很好的再利用性。该
利用植物提取液绿色合成磁性纳米材料具有过程环境友好、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和可大规模生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纳米Fe3O4具有较高的表面能极易团聚使其反应活性降低从而
目的:探讨PET/CT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7例(男性23例,女性24例)于苏州大学附四院行18F-FDG PET/CT显像的肺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病灶均符合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世界各国都提出了节能减排等应对措施,各种碳捕集的新技术被提出和应用。介孔材料以其适中的孔径、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水稳
本研究采用物理化学方法首次成功制备出新型三元复合纳米光催化剂In2S3/Ag/TiO2,并将其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物领域,对于净化水环境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将矩形带状的钛
氧化亚氮(N2O)是排在二氧化碳、甲烷之后的第三大温室气体,且对大气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催化分解法是将N2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分解为N2和O2,是一种消除N2O经济有效的方法。
磷矿浆湿法烟气脱硫是一种新型的低成本、绿色循环经济的脱硫方法,该法利用矿浆中含有的过渡金属离子将烟气中的SO2催化氧化为硫酸进入磷化工产业链,取代部分硫酸原料,具有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