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LED用Ce3+、Cr3+:YAG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int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共识,照明领域同样遵循着更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理念不断发展,白光LED因拥有多种传统光源不具备的优点而逐渐成为新一代的照明光源。目前,黄色荧光粉与蓝色LED芯片组合是获得白光LED的主流技术,此方法可获得更为高效的白光,但其是由蓝光和黄光混合而成的白光,发射光谱中缺少红光成份,导致其显色指数偏低。除了半导体发光芯片技术之外,荧光粉技术同样对白光LED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工作的重点就是研究制备稀土Ce3+、Cr3+离子共掺杂的YAG荧光粉,提高光谱中的红光区域发射强度,从而有效的提高白光LED的显色性能。本文分别采用了固相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三种不同的方法制备Ce3+、Cr3+离子共掺杂的YAG(Y3-yCeyAl5-xCrxO12)荧光粉样品,其中y=0.06固定值,x=0~0.03。对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共掺杂的YAG:Ce3+、Cr3+荧光粉的XRD衍射图谱与YAG标准谱一致,证明了Ce3+、Cr3+共掺杂没有改变YAG的晶相,获得的是YAG相的多晶颗粒。通过荧光光谱分析可知在发射光谱中在718nm处深红区域有强烈的发射峰,激发光谱证明了Ce3+的2D3/2(2E)向Cr3+的4T能级有递能量并发出红色光波。同时,随着Cr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浓度猝灭现象发生。分别对三种不同方法制备的Ce3+、Cr3+共掺杂荧光粉进行SEM扫描测试,对比分析可得共沉淀法制备粉体样品颗粒形貌清晰无团聚现象且粒度大小均匀,由XRD谱推算其晶粒大小约为50nm,结晶性能明显比溶胶-凝胶法和固相法制备的样品效果好。对样品进行LED封装测试可得,Y2.94Ce0.06Al4.97Cr0.03O12样品在色温Tc=5500K时,平均显色指数Ra为82.6,比未掺杂Cr3+的Y2.94Ce0.06Al5O12样品的显色性能提高15.2%,而由于Ce3+向Cr3+传递能量发出红光过程中有能量的stokes损耗,且光谱红移导致视觉响应函数值的降低,从而观察到,导致其发光效率下降了44%。对三种不同方法制备的相同掺杂浓度的样品进行发光性能对比测试发现,发光效率和显色性能较好的依次是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固相法。
其他文献
目的测定紫茎泽兰乙醇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方法取昆明种小鼠灌胃给药,首先通过预实验,找出紫茎泽兰乙醇提取物的0%和100%致死剂量(Dmin、Dmax),以此作为依据,计算正式实验分
以一台300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ICEM建立炉膛的三维结构框架及网格生成,在TASCFLOW中选择合适的炉内湍流流动、燃烧与传热的数学模型,进行煤粉在氧气体积比为29
本文对五种超临界CO2发电循环进行了分析,分别为简单回热循环、再压缩循环、部分冷却循环、预压循环和分段膨胀循环。在相同运行参数下,分析比较了五种循环系统的循环效率,结
目的研究腺相关病毒为载体的心肌肌浆网Ca2+-ATPase2a(sarcoplasmicreticulumCa2+-ATPase,SERCA2a)基因转导对慢性心力衰竭(HF)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多种可能的机理。方法
摘要:纤锌矿结构ZnO薄膜由于具有宽的直接带隙、高激子结合能和压电等性质,在光学、电子和能源领域用途广泛。Mg(OH)2薄膜的高透过率和高电阻率等特性使其在光学器件等方面有
结垢的主要原因是介质中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引起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压力和PH值的改变。在许多工业中,以各种途径除去形成水垢的各种离子,使结垢问题明显减轻或消除了。
综述了N80油套管钢CO2腐蚀的研究进展,提供了N80油套管钢腐蚀发生的最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目前,N80油套管钢CO2腐蚀研究发现,腐蚀速率随环境参数温度、CO2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乳化剂和掺杂剂,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导电聚苯胺包覆磁性四氧化三铁的核-壳纳米复合材料。通过TEM、FTIR、XRD、介电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