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腐倡廉建设历来都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站在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高度上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当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自媒体被广泛使用,为普通民众搭建起一个表达观点、分享见闻的平台,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平民化、个性化,同时也对公众的话语表达和政治参与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公民维护自身的知情权、言论表达权和监督权提供了更广泛的途径,并且由于其信息传播快、影响范围广,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已成为我国反腐败实践中的重要手段。近几年,公众通过自媒体参与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大批的腐败份子因微博、微信、贴吧的检举揭发而落马,使更多民众看到了社会舆论的力量,也唤起了更多民众的权利意识和政治参与热情,对腐败份子和腐败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成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一把“利刃”。但在看到公众通过自媒体参与反腐倡廉取得成效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暴露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目前公众通过自媒体参与反腐倡廉“大热”之后进入相对“冷却期”的原因,由于自媒体准入门槛低、开放性、自主化等特点,公众在通过自媒体揭发检举腐败现象时可能会出现人肉搜索、侵犯他人隐私、网络暴力等不良后果,严重制约着公众通过自媒体参与反腐工作成效的发挥。为此,我们需要对公众通过自媒体参与反腐倡廉进行客观而深入的研究探讨,在成效与问题并存的状态下,思考如何扬长避短,最大程度的发挥公众通过自媒体参与反腐倡廉的积极效用,让自媒体成为公民监督权力运行和政府行为的合理、合法手段,使公众通过自媒体参与反腐败真正成为打击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一把“利刃”。本文以公众通过自媒体参与反腐倡廉这一社会现象为主题,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典型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反腐倡廉理论和公民政治参与为主要理论基础,通过梳理公众通过自媒体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概念、特征、参与方式及一般过程,在肯定公众通过自媒体参与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成效的同时,重点分析公众在参与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自媒体的腐败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良莠不齐的自媒体平台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反腐败的随意性和无序性、过渡侵犯他人隐私、非理性参与容易导致网络暴力。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参与主体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自媒体平台监管机制不完善、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这都是严重影响自媒体环境下公众参与反腐倡廉进一步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因素。基于以上分析,从提高参与主体的道德素质、反腐倡廉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对自媒体的监管、利用自媒体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以及完善自媒体环境下公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引导公众理性、有序的参与,以期能够改善自媒体环境下公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现状,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