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代赋彩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z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画家认为“中国画以墨为主,用色并不重要”,因此在艺术实践中,往往轻视对用色的锤炼和思考,作品的艺术水准和民族风格也跟着大打折扣,我在教学中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实际上这是缺乏对中国画传统的理解和认识的一种表现。
  中国画的用色历史非常悠久,体现了我们民族独特的艺术传统和欣赏习惯。远自仰韶文化的彩陶,颜色就被赋予了人类特有的符号象征的观念含义,后来出现的帛画、壁画、卷轴画以及各种民间艺术,也都在用色上体现出各自的特性,即便是后来出现的提倡“运墨而五色具”的文人画,也没有完全脱离色彩,而且在用色上进步深入发展。同笔墨、线条样,中国画的色彩也同样具有独特民族传统艺术的特色。
  众所周知,中国画的最高价值不是以模拟物象、客观逼真性为最终目的,而是突出强调主观的因素。中国画的用色也是这样,是通过“写意”来“参赞自造化”。古人早就提出了“随类赋彩”的用色标准,在设色上“尚纯而戒驳”,减弱甚至排除光源色、环境色等客观色彩的变化因素,通过对客观对象色彩的概括和提炼,将固定的色彩同理想色彩结合成多样的符合中国人审美情绪的色彩,进而组构成某种自足的表现空间和审美空间,它所呈现的永远都是自然空间和心灵空间的统一,视觉感受和内心体验或无限想象的统一,极其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的自由神畅。这与西方的“结构色”,重视光源、环境影响等客观因素是完全不同的。
  我在《八荒通神》及《欧洲写生》等系列作品中,非常注重中国画传统的用色理念,遵循古人早就提出的:“墨为主,色为辅”、“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主张,以求达到“墨中有色,色中有墨”,墨与色互相补充,交相辉映的艺术效果,并尽可能充分发挥中国画用色的主观性、抽象性和装饰性的优势,创造和谐统一的民族风格。比如运用朱红的印章与墨色相互映衬,来增强作品的诗性、民族性和装饰美。再比如,在自然色彩的基础上,主观再创造某种特定的色调,来表达我内心追求的某种“意”、“旨”或“趣”。比如在对欧洲的描绘中,我就竭尽所能更多地倾注自我的感受和体验,在主观精神的抒发中注意展现欧洲自然与人文美的特殊品质。同时,在对欧洲客观感受的主体审美过程中,更注意在都市文明中寻找那种淳朴与真诚,在灯红酒绿中寻找那如黛的远山,如谰的波水,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寻找那“圣人之静也,万物无足以扰心,故静也”的虚静淡远的境界。所以,在这些作品中,大家很容易感受到深刻的传统印迹和浓厚的民族气息。
  与此同时,遵循传统也不等于墨守陈规或固步自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用色标准也要在现代人审美追求的洗礼中发生变革。纵观中国绘画色彩的发展,从原始社会的着色单化,到唐代绘画的设色富丽,再到宋元赋彩的淡雅。色彩的应用,几乎始终按着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规律在发展。而这种交替发展是和人们审美追求的逐步变化相适应的,体现着各个时代不同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因此,我们今天的色彩风格,也必然要从多画种、多渠道中去汲取养分,也必然要体现和适应当下人们广泛的色彩追求,呈现出当代中国画色彩的独特面貌。但不论是什么面貌,其最核心的东西还应该是民族的。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来写出他自己的世界,而其中仍有中国向来的魂灵。”
  在《八荒通神》和《欧洲写生》等系列作品中,我也注意借鉴和吸收了一些西方的方法元素,有时是自觉的,有时则是依据内心感受自然而然形成的。比如,有人说我的作品有艺术构成理论的影响,在用色上渐变、对比、统一等多种关系很丰富,使得作品有音乐的韵律感、和谐感。实际上,在创作中,我也确实着意突破传统中国画色彩表态的平面化和单纯性,着意增强色彩的动感和抒情力度,每笔的用色和下笔之间都是有依据和对应关系的。并且注意把中国画的装饰美同色彩转调相结合,力求创造出既具有强烈现代感又具有鲜明民族性的艺术效果。比如以墨当色、彩墨合用;利用色与墨的干、湿产生流动、渗化、氤氲的效果,使平涂的板色变为活色;再比如,利用墨彩的“墨分五色”与色彩的转调交相辉映,丰富画面的光色,组成墨与色的变奏交响曲,营造出或含蓄蕴藉、或神秘玄远或苍茫崇高、或宁静典雅的多重意境。毕竟,画面意境决定着绘画作品的最终完美与否。
  总而言之,我认为画家应在艺术创作中充分发挥自己思维、意念和想象力的作用,始终按照自己的意念和想象,依靠自己的知觉和感受,大胆地使用色彩,探索自己的色彩观念,在具体、有限的颜色中创造出属于自己无限的色彩旋律来。使中国画(包括用色)的理论和传统技法与新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开创出具有强烈时代意识的当代中国画的新领域。
其他文献
从设计与实现一个崭新的物理教学的数字化实验平台入手,可将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与现代信息技术融于一体,形成一个新型物理教学数字化实验体系。
目的总结我院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住院治疗的394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4.16%的患儿应用了
目的养心通脉合剂处方为治疗冠心病的医院名老中医经验方。该方由炙黄芪、党参、丹参、麦冬、醋五味子、炙甘草6味中药组成,疗效确切。本研究旨在探索养心通脉合剂的制备工艺
《内经》经络理论内涵丰富,包含甚广。《灵枢·脉度》及《灵枢·五十营》等篇提出营气主要运行于二十八脉之说。《灵枢·脉度》篇首论人身经脉的长度,旨为准确地测定针灸穴位及
报纸
目的:分析老年人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MRI表现,探讨MRI对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30例骨质疏松所致良性骨折和18例转移瘤所致恶性骨折的MRI征象。所有病例均
目前被业内津津乐道的所谓“酒店新零售”不过是一种概念的套用,需要探索和创造出符合自身营运规律的新型商业机理。$$投射自己的理念、注入自己的创意、开发自己的商品、彰显
报纸
加水比例及物相行为研究对硫酸镁亚型盐湖钾镁混盐转化制备软钾镁矾工艺具有重要意义。以柴达木盆地一里坪盐湖钾镁混盐为对象,采用"转化-浮选"法制备钾盐镁矾,研究了钾镁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作为现代化的代步工具已走进千家万户,但作为司机不仅仅只会开车就能够可以驾车行驶,还要懂得一些维修知识和如何诊断汽车随时出现的一些常见问
介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以及施工特点,阐述地下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探讨岩土工程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本期刊载了上海话剧界三位老导演的经验谈,供专业和业余戏剧工作者参阅和研究。佐临的《谈谈我的导演经验》,是一九六五年在我院戏曲导演进修班一次讲课的讲授提纲,其中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