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促进制造业创新转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已构成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命题。目前,我国能源的消耗日益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趋恶化,且能源使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节能减排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为此,我国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5年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实现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020年和2025年分别较“十二五”末降低18%和34%的目标。此外,中国政府还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以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转型,从而实现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发展。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与能源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大部分均采用了时间序列的方法,该方法要求数据具有大样本特征才能适用,而由于我国目前统计数据的缺乏和不足,可获得的相关样本数据较少,使得要求大样本特征的条件难以满足,显然过去的研究范式对研究结果的适用性构成挑战。并且,先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和产业等宏观和中观层面,囿于企业层面数据样本的获取难度,鲜有文献着眼于微观层面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与能源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立足于这一背景,本文从微观层面的视角,分析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以及市场化进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企业能源效率间的调节作用。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了有关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能源效率、环境和市场化进程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假设和研究模型。本文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库,经剔除异常值后选取了 892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本文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相关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公共因子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因子综合得分,最终得出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经营活动中的应用、在创新活动中的应用以及在企业整体层面的应用三个综合因子,其次运用DEA方法测算企业能源效率,最后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企业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市场化进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企业能源效率之间的调节作用。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企业能源效率间显著正相关,本文推测可能的原因在于企业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采用大大降低了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成本,改善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但区分企业异质性特征后发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能源效率提升作用仅在大中型企业、非资本密集型企业中存在,而在小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中不存在。(2)地区市场化进程与企业能源效率显著正相关,这表明随着外部制度环境——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能源效率趋于上升态势。(3)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市场化进程交叉项和企业能源效率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市场化进程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企业能源效率提升方面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但区分企业异质性特征后发现市场化进程的负向调节效应仅在大中型企业、非资本密集型企业中存在,在小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中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