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脑卒中偏瘫常导致患者坐-站转移功能障碍,不同的足位条件会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坐-站转移功能,本研究试图分析患者在不同足位条件下坐-站转移抬离瞬间的生物力学特性,探讨患者坐-站转移过程中异常的生物力学特征,为脑卒中患者康复评定提供客观数据,帮助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研究方法:通过Qualisys三维运动捕捉系统(100Hz,6个摄像头)和Bertec三维测力台(1500Hz,2块),采集1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自然足位、对称足位、患足置后和健足抬高四种条件下的坐-站转移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使用Visual3D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分别选取坐-站转移时间、下肢负重不对称性、力矩不对称性和关节反作用力轴向分量不对称性等指标比较研究。数据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通过Bonferroni检验。研究结果:(1)在自然足位、对称足位、患足置后和健足抬高四种条件下,抬高条件与对称足位条件坐-站转移时间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4)。(2)四种足位条件下,患者坐-站转移抬离瞬间的下肢负重不对称性值比较发现,抬高条件与自然足位、对称足位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抬高条件与患足置后条件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41)。(3)在抬高条件下,踝关节和膝关节反作用力轴向分量与其余三种足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抬高条件下,髋关节反作用力轴向分量与自然足位、对称足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4)患足置后、抬高足位条件下膝关节屈伸力矩不对称性值与自然足位条件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3,P=0.002);髋关节屈伸力矩不对称性值在对称足位条件与患足置后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38),抬高条件与自然足位、患足置后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结论:与其它足位相比,健足抬高条件增加了患者坐-站转移抬离瞬间患侧的下肢负重,本研究建议在患者身体机能许可的情况下,采用健足抬高坐-站转移康复训练,有利于患侧肌力和神经功能的康复,而对称足位和患足置后足位坐-站转移可以作为难度较低的训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