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凝聚向上向善力量 共建网上美好家园
【出 处】
:
珠海特区报
【发表日期】
:
2020年01期
其他文献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乡村教育振兴的使命是服务于乡村振兴全局,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其既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上也存在作用的限度。当前,乡村教育既面临着由资源匮乏导致的外显困境,也面临着由乡村文化失调导致的教育价值观模糊、城乡双轨发展导致的教育评价标准“外在化”、公共政策惯性导致的农民主动性的抑制等问题。基于此,乡村可以诉诸理念、制度、主体、技术等方面的现代
<正>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实基石[1],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由于我国城乡情况差异大,地理文化环境和经济发展程度各异,既有的“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等探索的“强弱学校捆绑发展”“学区制建设”“教育网络联盟”“校长教师轮岗交流”等模式被认为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0版本。《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期刊
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的创造性、信息素养要求愈发强烈,使得人才的综合能力评价标准不断提高,这便要求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而这却是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达成的目标。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仍然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进行,优势在于便于班级的管理和对课堂节奏的把控,能够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的教学,但知识范围的局限和教学模式单一的缺点也较为明显。如果放弃传统的授课方式,以线上自主学习模式作为授课方式也并没有让教学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