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新的历史实证,墓志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和关注。从两晋时期,墓志开始萌芽、发展,这个时期的墓志数量虽不多,但其书体艺术风格独特多变,不管是从书学笔法方面,还是史学文献资料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研习价值。文章以两晋墓志书法研究为题,以34方墓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墓志文,再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状况,以期起到一个证史、纠史、补史的作用。正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第一手资料---墓志进行梳理,笔者发现:从时间上来讲,墓志刊刻时间大致集中在东晋时期;从具体葬地来讲,西晋墓志基本都葬在洛阳,而东晋均葬于南京;从形制上来讲,笔者通过研究将其分为长方形石质、墓砖石质、墓志其他形制三种类型;从书写格式的分类统计来讲,两晋时期的墓志内容多流行记载志主的姓名、籍贯、官职、葬年及葬地信息,在墓志氏族的分布中,琅琊王氏家族中的墓志最多。第二部分,对墓志的艺术风格进行分类,将其分为姿媚高古型、方正稳重型、沉着颇骏型、拙朴劲健型、天真犷野型五种类型。最后一部分,对墓志志文的书法特点进行分析,将两晋墓志书体与汉魏、北朝时期的墓志书体进行图像对比分析,了解了两晋墓志的书写特点,并阐述了两晋墓志隶书演变对中国书法发展史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