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临床研究观察疏肝理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来评价和分析疏肝理气法对EPS的作用机制,探讨EPS肝郁气滞证的辨证规律和用药。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以江苏省中医院脾胃科门诊EPS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符合EPS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的60例病人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病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治疗前症状总积分上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给予疏肝理气法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4周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变化,填写临床疗效观察表,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疗效指数等方面,探讨疏肝理气法中药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1.总体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两组均可改善上腹痛综合征症状;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3.临床症状单项积分方面:(1)治疗组能明显改善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反酸、暖气、腹胀、食欲不振、易怒症状(P<0.01);对照组能明显改善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反酸、腹胀、食欲不振症状(P<0.01),但对暖气、易怒症状无明显改善作用(P>0.05)。(2)两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嗳气、易怒、腹胀等症状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在缓解上腹痛症状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上腹痛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改善上腹部烧灼感、反酸、食欲不振等症状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在改善上腹部烧灼感、反酸、食欲不振方面疗效相当。研究结论:疏肝理气法治疗EPS肝郁气滞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缓解上腹痛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作用,说明疏肝理气法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肝郁气滞证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