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畸变能对Ni75Al5V20沉淀过程的微观相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nk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温环境中镍基合金被广泛地应用,其在燃气涡轮发动机和航天先进发动机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中Ni-Al-V合金由于良好的高温性能而备受关注,在其相变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化规律一直受到广泛的研究,但通过实验手段难以分析沉淀的整个过程。而计算机模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是因为它可通过利用微观相场动力学模型来解决合金沉淀过程中的高度非线性、非平衡状态等问题,从而使得合金能够从原子层次来对其沉淀过程中的瞬时形貌进行观察。由于弹性畸变能将影响到析出相的形核长大、组织形貌、原子扩散及其占位几率等。因此,在研究镍基合金沉淀过程时,通过温度与弹性畸变能的耦合进行模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利用微观相场动力学模型来对Ni75Al5V20合金进行研究,依次研究了其在T=1250K时,由于弹性畸变能的改变对合金沉淀过程中原子占位形貌、原子占位几率、平均序参数、体积分数的影响,以及当弹性畸变能存在时Ni75Al5V20合金相内部、界面的扩散情况。通过对Ni75Al5V20合金在T=1250K时,对不同弹性畸变能下的沉淀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不同弹性畸变能时,其沉淀过程的微观组织演化过程都可大致分为4个阶段,且沉淀相L12相的颜色变化为:浅蓝色到黄色再变为浅黄色,最后变为青色。随着弹性畸变能的增大,该合金的孕育期缩短,L12相和DO22相从析出到粗化一直更加具有方向性,两相更加细化且形状也更加规则,最终形状都为长条块状;而且在沉淀过程的整个中,都是有利于L12相析出的,对DO22相的析出量影响不大。Ni原子是α1、α2位上的正位原子,V原子是β位上的正位原子。随着弹性畸变能的增加,对各原子在α1位上的最终占位几率影响并不大;促进了α2位上正位原子的占位;在β位上,对Ni原子的最终占位几变化影响不大,Al原子的最终占位几率降低,V原子的最终占位几率增大。而且随着弹性畸变能的逐渐增大,平均成分序参数的平衡值降低,而平均长程序参数平衡值是增大的。当弹性畸变能存在时,在早期沉淀析出的L12相中,V原子要远大于Al原子的占位几率,随着沉淀的继续进行,Al原子的占位逐渐升高,V原子的占位逐渐降低,A当达到各自的平衡状态时,Al原子比V原子的占位几率高,但V原子在L12相中也有一定的占位。Ni75Al5V20合金在生成化学计量比的L12有序相时,Al原子由L12相边界逐渐向其内部扩散,而V原子则由其内部向边界扩散。各原子越靠近L12相的边界扩散速度越快,反之,反之则越慢。且早期沉淀出的L12相的颜色呈现为黄色,随着时效的进行,从相界面处到相内部逐渐变为青色。Ni75Al5V20合金在B=600下进行沉淀时L12相与DO22相之间形成的的界面结构只有一种,即(200)L//(100)D。而DO22相之间形成的界面分别为(001)//(002)、(001)//(001)及孪晶界{101}。
其他文献
以齐墩果酸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研究了中药制尿塞通片,检测波长为550nm,线性范围2μg-20μg/ml,相关系数r=0.9999,回收率98.96%,RSD=2.51%。
目的探讨符合医疗系和护理系本科生《临床营养学》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方法以2012级医疗系和护理系本科生122名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临床营养学的教学内容,增加对临床营养学
头孢菌素类是以冠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作为原料,经半合成,改造其侧链而得到的一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
<正>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负责研制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钛合金载人舱通过验收。据悉,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新一代载人潜水器,该潜水器建成后,将在世
文章分析了三种光纤网络的加密技术。从技术成熟度、安全性能方面比较分析了三种光纤网络加密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各自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并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分析得出目前光
新课改的精神,要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笔者就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谈点浅见。一、让数学课堂成为生动的课堂课改以后的教材有意识地为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真实、生动的学习素材,
研究分析中美儿童教育观之间存在的根本差别,对于撇弃当代中国社会仍以成人意志为主的儿童教育观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苏斯博士鼓励儿童追求自我的写作意识,解读
【正】 文艺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都会在文艺作品上烙下创作心灵的印记。这无论对个体还是对人类整体而言都是如此。作为个体的创作主体,他的作品必然包含着他自己的
一、对“说课”活动的认识“说课”是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形式。“说课”能促进教师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程标准、增强课堂驾驭能力、提升教师核心竞争力,也能有效地解决“教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全菌抗原的口服免疫应答反应.方法 ELISA分析免疫小鼠血清、唾液、粪便提取物特异抗体水平,ELISPOT分析胃粘膜、派伊尔小结(PP)抗原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