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8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京华周刊 年份:2011
91年前,在浙江义乌乡下一间茅草房里,29岁的道,在中国第一个全文译出了《共产党宣言》这部马恩经典著作。由于道在建党过程中的贡献,和他在语言修辞学中的突出成就,毛泽东对他一直很敬重。    ...口述:振新,复旦大学教授,道之子  光磊,复旦大学教授,道1960年代研究生  采访:本刊记者 郭田珍    “道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对于人文社会科...
[期刊论文] 作者:朱立元,栗永清,,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1926年道先生的《美学概论》是中国现代美学学科初创时期理论探索的重要收获。1927年道同潘菽围绕美的"本质"和"特质"的区别的学术论争,对当代美学有着重要的理论启...
[期刊论文] 作者:振新,, 来源:党史博览 年份:2011
道(1891~1977),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五位党员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之一。1920年4月首译《共产党宣言》,1921年6月参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
[期刊论文] 作者:俞可,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 年份:2011
复旦大学今年校庆俨然成为对道的追思。说来也巧,今年恰遇道诞辰120周年,也喜逢建党90周年。道创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前身),当选中共一大代表(因与陈独秀发...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衡,湖南邵阳人,日本大阪大学文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二级)、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浙江大学教授、中国科技大...
[期刊论文] 作者:范晓,, 来源:共产党员 年份:2011
道先生曾说,“做学问就是为了求得真理,所以在争鸣中要坚持真理”。上世纪50年代初期,在一次科学院学部委员会议上,某学者大谈苏联专家如何说,如何做,道先生就顶了一句:“这...
[期刊论文] 作者:李士江, 来源:当代修辞学 年份:2011
经过近四年的辛苦编纂,池昌海主编的《道全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分10卷,内容包括:语文论和修辞论(第一卷),文法论(第二卷),中国文法研究、因明学概论、美学概论(第...
[期刊论文] 作者:吴敏,, 来源:上海教育 年份:2011
在复旦大学建校106周年之际,也迎来了道120周年诞辰纪念,这座大学精神的丰碑,历经岁月,始终屹立在师生的心中。他是《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译者,也是著名的教...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衡,湖南邵阳人,日本大阪大学文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二级)、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浙江大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客座...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当代陕西 年份:2011
道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先驱,也是学术宗师,被称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在美学、逻辑学等领域也很有创见。...
[期刊论文] 作者:周会会,, 来源:浙江档案 年份:2011
作为我国教育战线的一代宗师,道先生对"爱"的理解与践行,可圈可点、可敬可佩。道先生对复旦充满了热爱,从1920年受聘复旦到1977年与世长辞,他在复旦园里辛勤耕耘达半个...
[期刊论文] 作者:胡紫薇,, 来源:农家之友 年份:2011
道1891年生于浙江义乌分水塘村。少年时代在家乡读私塾,练拳术,干农活,后求学于金华中学、之江大学。1915年赴日本留学。1919...
[期刊论文] 作者:高志明,, 来源:学术探索·理论研究 年份:2011
在现代修辞学史上,道对通感现象的研究具有开创意义,给后来的研究者多方面启示.他指出了通感产生的生理、心理理据,这一认识内蕴着通感生成的联觉-移觉-通感三个构成维度...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衡教授是我国第一个招收环境美学博士生的导师,是出席第五届国际环境美学会议的唯一中国代表。他出版了国内第一本环境美学的体系性著作:《环境美学》;主持翻译了第一套反映...
[期刊论文] 作者:振新,朱良玉, 来源:各界 年份:2011
我们是道先生的子媳,早就听说过父亲的许多动人故事,但他是个很低调的人,从来不对我们讲他做过什么。回忆与父亲相处的几十年,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他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人——...
[期刊论文] 作者:周会会,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1
今年是道先生(1891-1977)诞辰120周年.1991年,在望道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欣然命笔,盛赞先生“德高学富,功业长存”.应该说,老之于近现代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周会会,,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1
今年是道先生(1891—1977)诞辰120周年。1991年,在望道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欣然命笔,盛赞先生"德高学富,功业长存"。应该说,老之于近现代中国的贡...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红广角 年份:2011
道1891年生于浙江义乌分水塘村,1915年赴日本留学。1920年春到上海应陈独秀邀请担任《新青年》编辑;8月,与陈独秀等一起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任中共...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当代贵州 年份:2011
道,浙江义乌人,1915年初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和中央大学,获取法学学士学位。1919年秋回到杭州,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开始积极从事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1920年初,...
[期刊论文] 作者:肖平,,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年份:2011
面对机床业恶性竞争的局面,博高新区成功转型的难度可想而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