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龙山,, 来源:寻根 年份:2015
高昌古城,维吾尔语称为"亦都护城",也即"王城"之意。《北史·高昌传》中载,它因"地势高敞,人庶昌盛"而得名高昌高昌古城是新疆最著名的两座古城遗址之一,1961年被国务...
[期刊论文] 作者:高昌,,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5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论文] 作者:裴成国,, 来源:西北民族论丛 年份:2015
本文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研究了高昌国与突厥之间的关系,认为高昌国与突厥之间建立了一种良性的互利关系。突厥对中央亚细亚的统治确保了丝绸之路的通畅,高昌利用交通...
[期刊论文] 作者:黄楼,, 来源:敦煌学辑刊 年份:2015
高昌王国处于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之上,往来客使的供物、差役等杂差科是阚氏高昌赋役制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柔然永康十年闰三月,焉耆王北赴柔然汗庭,途经高昌,得到高昌王国的供...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天风 年份:2015
高昌景教壁画,也被称作“对枝图”。20世纪初,德国考古学家格伦威德尔和勒柯克等多次到新疆进行探险,盗掘、切割了大量珍贵文物 。...
[期刊论文] 作者:孙婷, 来源:卷宗 年份:2015
本文在对高昌故城外与T遗址相对的寺院遗址上的景教壁画,从整体上进行分析研究,从绘画风格技法角度对高昌古城景教壁画风格进行细致的分析,通过细致分析研究,清晰的展现出壁画风...
[期刊论文] 作者:夏克尔江·牙生,,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15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高昌故城土遗址破坏的主要因素,墙体的结构坍塌是土遗址破坏的重要体现。为了保护和继承这一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笔者在对高昌故城土遗址病害细致调查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丽娜,,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唐三百年间,高昌女服深受唐后宫女服影响,但影响的深度一定程度上与唐政治上对其的管辖有关。在唐伊始,即麹氏王国末期,后宫女服开始向高昌渗透。618年,唐灭麹氏,太宗以其地...
[期刊论文] 作者:胡潇元,张增吉,,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5
本文以高昌回鹘汗国时期君主的语言观为研究对象,根据高昌回鹘汗国所处的历史背景,分析了该时期君主的语言观特点,并论述了上述语言观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源于对历史的传承、游...
[期刊论文] 作者:陈云华, 来源:新疆艺术:汉文 年份:2015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高昌的语言文字环境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吐鲁番历史上的十分重要的时期。其间的高昌郡和其后的高昌国是吐鲁番历史上重要的郡邦之国。自咸和二年(327年),前凉...
[期刊论文] 作者:龚静,,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5
新出《麴建泰墓志》,据考志主应是高昌王麴文泰的兄弟,他归唐后官至折冲都尉。进而考察高昌平灭后的麴氏王姓人物,内迁和留在当地,都得到比较好的安置,生活安宁。这样比较开...
[期刊论文] 作者:吐尔洪·司拉吉丁,吴媛姣,,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5
吐鲁番古称高昌,是古丝绸之路上商贾云集,是西域商贸、文化、政治中心。多种文化交融的结果令维吾尔族民歌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元化发展势态。对吐鲁番地区民歌的发展成因进行分...
[期刊论文] 作者:石坤,,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5
高昌是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和西部地区进行经济、文化、政治交流的中心,也是天山以北的游牧民族和天山以南的绿洲农耕文化交流的荟萃之地。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因为它是中...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灿,, 来源:吐鲁番学研究 年份:2015
吐鲁番阿斯塔那48号墓出高昌王国多件诸城"丁输木薪额"文书,经考订作了完整的内容复原。通过排比研究,确定为章和初或以前王国对全国十二县征调丁输木薪额的文书。反映出在章...
[期刊论文] 作者:黄楼,, 来源:吐鲁番学研究 年份:2015
《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收录一组吐鲁番所出唐前期西州高昌县直更的名簿,整理者命名为《唐某年二月西州高昌县更簿》。通过对文书的重新拼合、复原及深入研究,我们可以考知本...
[期刊论文] 作者:帕提曼·穆明, 来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年份:2015
高昌回鹘位于"丝绸之路"咽喉要道,民族迁移、东西方使者、商贾、僧侣往来都途经这里,由此各民族文化交汇发展,进而呈现出宗教文化多姿多彩、多元并立、兼容并包的态势。...
[期刊论文] 作者:帕提曼·穆明,, 来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5
高昌回鹘位于“丝绸之路”咽喉要道,民族迁移、东西方使者、商贾、僧侣往来都途经这里,由此各民族文化交汇发展,进而呈现出宗教文化多姿多彩、多元并立、兼容并包的态势。G...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 来源:中国周刊 年份:2015
美丽的里雪山雄踞于云南和西藏交界处的横断山脉腹地,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核心区域。然而,森林砍伐、植被破坏、冰川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垃圾泛滥、传统文化流失等问题正侵蚀着里雪山的圣洁。...为保护里雪山,让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价值观深入人心,使里雪山的净土永恒,由云南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发起举行了“里咏恒”系列活动。  2015年6月28日,昆明。  ...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艳, 来源:水政水资源 年份:2015
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委、区政府将红柳河园艺场设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区。11月19日,召开试点区水权证发放现场会,共发放水权证26份。试点区域水权证发放工作将于近期全部发放...
[期刊论文] 作者:屈,,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 年份:2015
作者简介:屈,学士学位,现为四川省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教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教学与科研创作,致力于本土文化的现代视觉设计研究。论文和作品曾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