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燊, 来源:力学与实践 年份:1996
贴补法对图乘计算的简化陈燊(福州大学土建系,福州350002)应用图乘法求阶梯形变截面直杆结构位移时,一般先按刚度分段;各段再根据计算需要分块,分别日乘后叠加.往往由于分段过多,分块过细,使...
[期刊论文] 作者:劳旺,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9
到会的“规划组”成员有王佐良、叶水夫、许国璋、张羽、王道乾、陈燊、柳鸣九、董衡...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2
《文艺报》(92年1月11日)发表陈燊《借鉴,必须经过扬弃、消化》一文,认为解放后数十年间,我国文艺理论之少有突破性的进展,原因之一,或在于对西方现代文论的冷落。马克思主义必须全面了解...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燊,, 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1990
在回忆《罗亭》一书问世时,安年科夫称它为“社会小说”,并且说,这种小说使它的作者“变成了政治活动家”。他认为,在该书中“第一次出现了一个几乎是历史性的人物,这人...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燊, 来源:苏联文学 年份:1980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顶峰,而长篇小说《复活》正是巍然屹立于这顶峰上的一座丰碑。这部杰作的不朽之处首先在于彻底暴露旧世界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燊,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86
【正】简单地谈几个问题.一,关于“文学的主体性”问题.刘再复同志的文章写得很长,我只草草地看过,觉得有些问题值得商榷,试谈其中二三.首先,文中以生物的人和社会的人对立,...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燊,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4
本刊上期发表了陈桑同志的《也谈萨特》一文的前三部分,这里刊载的是该文的第四、五两部分,全文完。...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燊,,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92
“拿来主义”是个老话题,但许多人对它还有误解.因此,旧话重提并非毫无意义的老生常谈;同时,我涉及某些论点,也不是专对某个同志,而是针砭某种“共识”.一近年以来,“拿...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燊,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1
我国唐代诗人陈子昂在幽州台怀古歌中曾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而怆然涕下;大诗人杜甫在凭吊宋玉故宅的时候,也曾吟咏“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的诗句而...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燊, 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1991
1857年底,屠格涅夫在一封信里说自己正处于一生“转折”的“刹那”间。他写道:“我行将40岁了;不但第一期和第二期青春,就是第三期青春也已经消逝——是时候了,我即使不...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燊,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87
【正】在这个标题下我要论述的是两者的联系,是前者反映后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我先要声明两点:第一,说前者反映后者,不等于说前者只是后者的反映;第二,前者主要只是客...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燊,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9
在调查45年来福建登陆台风发生频率,出入境方向,路径,最大风速等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历年台风实测风速统计的台风极端风速估算法,并给出经验公式,进而合理确定沿海吊桥的设计风速。......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燊,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63
当我们展读沃罗夫斯基的遗著,特别是在今天,在他牺牲的四十周年,不禁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这么两句陶诗: 其人虽巳殁, 千载有余情! 的确,对于像沃罗夫斯基这样三不朽的人物,我们是不能不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的。这是俄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卓越人物,像普列汉诺夫和卢......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燊,, 来源:世界文学 年份:1978
离开列·托尔斯泰的诞生,已经整整一个半世纪了;离开列宁为纪念他的诞辰而作的文章的发表,也已经足足七十个年头了。今天,我们重温伟大的革命导师评论这位“伟大的艺术家”...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燊,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88
【正】《论文学的主体性》一文发表后,我读过一些商榷性的文章,也读过与商榷者商榷的文章,觉得有些问题尚未触及,因此,也谈谈自己的点点滴滴的想法。 一 主体性论作为对过...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燊, 来源:俄罗斯文艺 年份:1983
【正】 俄国文学是奇特的现象。在十二世纪出现杰出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之后,它几乎沉寂了五百年,至十八世纪才重新露出了曙光。从十九世纪起,以普希金为前导,名家辈出,它...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燊,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61
文学从来是影响人们的手段,而这种影响则往往借共鸣作用而达到。荀子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他又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然而,文学要引人共鸣,这还只是一种可能,而要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则要求有一定的土壤,要求读者和作家有相同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燊, 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1988
一位同志在指出文学“向内转”的倾向时谈到,“向内转”是“整个西方文艺从19世纪向20世纪过渡时的一个主导趋势”,而现代派文艺“在这一历史性转换中打了先锋”。把“向内转”倾向和现代派文艺相联系是很对......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燊, 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1987
【正】 把托尔斯泰的姓氏同意识流相联系,并非自我开始。很久以前西欧某些研究者就断言:托尔斯泰是意识流的“创始者”,而意识流后来在乔伊斯、普鲁斯特、维·吴尔夫等人...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燊,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8
【正】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在贵族庄园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出生,而在阿斯塔波夫小车站逝世。这是他的生活道路象征,是他从贵族阶级走向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