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群体性事件中网络意见领袖的政治修辞运用以及政府应对——以“邓玉娇事件”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mi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玉娇事件”本是发生在偏远地区的一起普通刑事案件,随着公众的参与,舆论的扩大,使之成为2009年最火的舆情事件。不仅影响了司法判决,也演变成网络群体性事件。本文以“邓玉娇事件”为个案研究,从政治修辞的角度,分析网络意见领袖作为本案的政治修辞主体,通过政治修辞情景构造和技巧的使用,使政治修辞的主题得到民众的支持和认可,达到政治目的。  本文研究的政治修辞主体有:草根意见领袖代表——“超级低俗屠夫”、法律界人士、媒体评论人,这三类人在本案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主导舆情的发展方向。在案件演变过程中,网络意见领袖使用不同的政治修辞的主题,由最初的“烈女杀贪官”到“正当防卫”最后到“无罪释放”,与政府抢夺议题设置和话语权。网络意见领袖将公众带入其构造的政治修辞情景,通过“强与弱”、“民与官”的对比,将个案扩大化,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给政府带来治理麻烦。从政治权利的运作过程来看,政治修辞主体需要构造合法的情景,证明其获得,维持和运行政治权利的合法性。在政治传播过程中,网络意见领袖为获得更多的公众关注,使用政治修辞的话语技巧,如:贴标签,抢夺事件的定性权;利用官方修辞矛盾;制造愤怒,群情激愤讨伐;抢夺价值的制高点。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实现了对政治客体的政治说服,为邓玉娇赢得了声援与支持,取得了舆论的胜利。  “邓玉娇事件”对研究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标本价值。本文通过政治修辞这个角度,提出了五点关于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措施。互联网日益发达,要求政府要转变治理思维,重视政治修辞的作用,提升执政能力。
其他文献
苏联解体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不仅在苏联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苏联解体后,就强大的苏联为什么会在一夜之
学位
法治化是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政府采购既是一种国家公权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政府行政行为。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是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必由之路,是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治本措施。伴随着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完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正逐步在全国各地推行,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笔者在从事反腐败抓源头工作中,参与对吉林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工作情况的调查,组织起草了《
从79年刑法颁布至今,我国环境刑事立法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对遏制环境犯罪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现行环境刑事立法仍然存在着很多缺陷,无法适应打击
在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袭卷世界各国,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复苏,加之世界各国不断发生的全球性公共健康事件使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
器官移植技术是医学领域的一项新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很多陷入绝望的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供体、受体与医疗机构是器官移植中的三方主体,器官移植能否实施,实施的效果如何,涉及
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不仅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和司法程序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对于这种新兴的、在法律的“阴影”下进行的
学位
我国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一部分,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近些年来,由于气候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草原面积不断减少,许多草原还发生了退化、沙化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