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i-Mn-O的固相法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ptt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iNi<,0.5>Mn<,0.5>O<,2>具有价格低廉、无毒、安全性好、充放电容量高等优点,是LiCoO<,2>的最佳替代者之一。 本文通过利用Mn(CH<,3>COO)<,2>.4H<,2>O和Ni(CH<,3>COO)<,2>.4H<,2>O之间的固相反应合成出Ni、Mn掺杂均匀的Ni<,1.5>Mn<,1.5>O<,4>固熔体前驱物,用该前驱物与化学计量比的LiOH.H<,2>O反应制备出来的纯相层状LiNi<,0.5>Mn<,0.5>O<,2>具有均一的原子级别Ni、Mn掺杂,Li-M(Ni,Mn)在各自的层中都有很高程度的规则排列,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层状LiNi<,0.5>Mn<,0.5>O<,2>内部在仪器可检测范围内不存在基于Li<,2>MnO<,3>的氧化物。经过对在不同的煅烧时间、煅烧温度、升降温速度等实验条件下制备出来的LiNi<,0.5>Mn<,0.5>O<,2>材料进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后得到了最优化的实验条件,即以5℃/m的升温速度在空气氛中850℃下煅烧12h生成的LiNi<,0.5>Mn<,0.5>O<,2>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本文中实验方法在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制备出来的LiNi<,0.5>Mn<,0.5>O<,2>具有高度的可逆性和很小的电荷转移阻抗,使得其在放电容量、循环性、大电流放电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文中同样研究了相同的方法制备的其他Ni、Mn掺杂比例(1:2、5:7、2:1)的Ni、Mn固熔体前驱物,以及利用这些前驱物在最优化条件合成出来的层状Li-Ni-Mn-O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以不同掺杂比例的Ni、Mn固熔体为前驱物来制备层状Li-Ni-Mn-O化合物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种方法使得Ni、Mn固熔体中的Ni、Mn达到原子级别的均匀混合,从而可以合成出各种掺杂比例具有纯相晶体结构、拥有高离子排序规则度的层状Li-Ni-Mn-O化合物。 文中的最后利用超声波合成法在没有任何表面活性剂和模板的情况下通过对前驱物Ni<,1.5>Mn<,1.5>O<,4>在酸性条件60℃下以53KHz频率超声成功制备出具有空心球结构的α-MnO<,2>,根据控制加入硫酸的浓度可以制备出不同晶相的纯相MnO<,2>,通过改变反应时间成功制备出不同形貌的MnO<,2>,同时跟踪了α-MnO<,2>晶体的生长演化过程。
其他文献
中国的玉器历史绵亘七千年,新石器时代晚期,琢玉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这其中以太湖流域、辽河流域出土的玉器最为瞩目.良渚文化玉器,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数量之众
期刊
在金融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金融系统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加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粉皮冬瓜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具有适应性广、栽培管理简单、产量高、耐热耐贮藏等优点,是盛夏广大消费者喜欢食用的蔬菜,也是调节夏秋蔬菜淡季的主要品种之一。近年来,广
学位
砷、汞均是人体致癌元素,且毒性具有形态依赖性,因此研究砷、汞在生物体内的致毒机理是十分必要的。在生物化学分析中,多数条件下得到的样品是非常有限的,有时只能得到10-50 nL。纳升级高效液相色谱法(nanoHPLC)具有高色谱分辨率和低溶剂消耗的特点,将其与具有高灵敏度和多元素同时测定等优点的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是实现纳升样品中砷、汞形态分析的理想方法之一。然而实现nanoHPLC与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畜禽品种和数量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相应的,我国畜禽疾病的种类和发生频率也大大增加,这给我国的畜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畜禽疾病的快速诊断是很重要的研究课题。血清白蛋白是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它在动物体液中的含量变化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利用新研究的光谱探针检测动物体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并应用于动物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本文重点开展了
学位
芳香磺酰类化合物是有机合成、天然活性化合物及医药化学等领域中的重要分子骨架。传统的合成方法是通过卤化物与硫醇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硫醚类化合物,之后再被氧化成相应的磺酰化产物。近年来,已开发出过渡金属催化C-S偶联反应,生成相应的磺酰化产物。这些方法要么使用卤化物,要么需要贵金属,都需要难闻的、易挥发的硫源。因此,发展一种新型绿色的、原子经济的方法令人期待。我们开发了碘催化喹啉氮氧与磺酰肼反应直接生
学位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甲烷等灾害气体,使整个作业环境处于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在煤矿井下根本不可能阻止煤岩体释放瓦斯等灾害气体,只能采用强迫通风稀释瓦斯、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