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铁、氧化锌的溶剂热合成、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at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纳米材料的研究内容、特点、制备方法、光催化活性以及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阐述了:溶剂热法及其基本原理、过程、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在制备纳米材料中的应用;纳米氧化锌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成功地合成出了Fe2O3、ZnO的纳米材料,用XRD、SEM、TEM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对自制的纳米ZnO进行了光催化活性研究。 以Fe(acac)3为单源前驱体,无水乙醇为溶剂成功地制备了纳米Fe2O3,实验结果表明:用聚乙烯醇做表面活性剂和不加表面活性剂得到了产物较好。 以Fe(acac)3为单源前驱体,正丁醇为溶剂成功地制备了纳米Fe2O3,比较了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的形貌、粒径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聚乙烯醇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做表面活性剂得到的产物较好;选用4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都只有在保温时间达到22小时才得到纳米Fe2O3。 以Zn(acac)2·H2O为单源前驱体,用水热法成功地制备了纳米ZnO,实验结果表明:140℃和180℃温度条件下均可得到ZnO纳米棒;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产物长度和直径都明显增大。 对自制的纳米ZnO进行了光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纳米ZnO对200-380nm波长范围的光和在可见光范围内都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利用纳米ZnO作为光催化剂对有机染料溶液进行了降解实验,发现在太阳光照射3h后,对酸性红B的降解率可达100%。
其他文献
质子交换膜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在开发高性能阻醇质子导电膜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实验中选取了具有高阻醇性能的聚乙烯醇(PVA)、聚偏氟乙烯(PVDF)两种聚合物,制备了分别以水和以DMSO为溶剂的PVA为基材的系列膜以及用DMF作溶剂的PVDF为基材的系列膜,并对各类膜进行了阻醇、电导率、含水率等性能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的PVA系列膜的导电性能比以
核壳材料是利用多种物理以及化学的方法,在微米或者纳米尺寸的有机无机粒子表面包覆另外一种材料制备获得的具备光学性质,颗粒稳定性,材料结构稳定性,催化活性,颗粒表面亲水
Ciliate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planktonic food webs, but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community structures in different oceanic water masses is limited. 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