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城市现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用地规模急速膨胀,城市周边的农村用地随着城市建设的征地行为而融入到城市中来。但同时由于我国相应的政策及其体制方面的原因,在面对如此猛烈的城市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时,未能做出相应的调整,导致融入城市的农村演变成了一种与城市总体结构格格不入的空间形态。一方面,它的建设杂乱无章、环境恶劣、社会治安混乱,似乎是个藏污纳垢之所;另一方面,它又不同程度的保留了许多村落历史文化及其社会生态习俗,从某种层面上讲是延续某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又以一种被动的姿态为当代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廉价的支撑力。面对城中村这个矛盾的统一体,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使其真正的融入到城市中去,实在真正的城市化,而不是把它完全拆除去建立一种一般意义上的城市社区去简单替代。对于城中村问题的关注,其实是关注当前城市化现象中所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贫富分化、阶层分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从城中村的产生背景出发,介绍了城市化对城中村的产生所起到的历史性影响。并结合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及其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分析了城中村从远离城市的农村到逐渐成为城市里的村庄的过程,以此来进一步诠释城中村产生的原因。接下来,本文从对都市里业已成型的城中村的分析入手,介绍了城中村的现状与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居住在其中的人群的生存居住状态,以及城中村对城市的发展所起的作用等等。通过以上对城中村产生的背景原因及其现状的梳理,本文接下来引入土地资产经营的概念,对土地资产经营用于城中村改造中进行可行性分析,并以此方式归纳制定出相应的改造措施。并在文章最后为预防新的城中村现象在城市化过程中的重复涌现提出了一定控制性的思路和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