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上海在PISA测试中的优异成绩,使得类似PISA的大型国际学习测评项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其中就包括目前历史最悠久、参与范围最广的国际比较项目——TIMSS。与国外测评框架相比,我国既有的课程标准文件较为单薄,未能像国际测评项目那样立体地解析数学素养各个方面。那么,一个科学系统的测评框架就可以作为从课程目标、评价理念到练习系统之间的一个有效的引导和过渡。本研究便通过TIMSS2015的测评框架来解析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练习系统,期望对进行中的中国数学课改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本研究基于TIMSS2015四年级数学测评框架,以数学素养为核心,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针对沪教版三四年级教科书练习系统进行“内容领域”与“认知领域”的研究,分析国际测评项目与沪教版小学三、四年级数学教科书练习系统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在了解国际测评项目的评价理念、评价指标和内容的同时,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数学课程实施及数学素养评价的要素和关键。本论文由五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提出了问题研究的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界定了几个基本概念。第二部分主要进行了文献综述,从三个层面进行有关TIMSS测评框架的比较,分别是TIMSS与其他国际测评项目的比较、TIMSS2015数学四年级测评框架与TIMSS2011数学四年级测评框架的比较、TIMSS2015测评框架与《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素养的交叉分析。第三部分则具体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工具、研究方法,理出研究思路,画出研究框架图。第四部分主要基于TIMSS2015四年级数学测评框架,对沪教版三四年级教科书练习系统进行“内容领域”与“认知领域”的举例研究。“内容领域”从“数”“几何与测量”“数据呈现”等方面逐一展开,“认知领域”从“了解”“应用”“推理”维度层层阐述,结合TIMSS测评题与教科书练习题,每一层级逐一举例,进行比较分析。以寻找教科书练习系统与TIMSS2015测评框架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第五部分主要针对前一部分的比较分析提出结论与建议。研究结论是:内容领域知识测评的呈现形式差异较大;内容领域各部分知识与认知领域各维度分布的占比差异较大;认知领域能力测评的综合考量差异较大。研究建议是:调整内容领域与认知领域各部分占比;改变内容领域知识测评的呈现形式;增加认知领域能力综合测评的练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