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下的应急物流协调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hong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人们意识到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的重要性。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建立了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响应机构,如美国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日本的东京都防灾中心等。实践证明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可以减轻人员伤亡,反之将会导致死亡加剧、疾病蔓延以及社会混乱等问题。救灾物资配送作为自然灾害响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为灾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救灾物资配送方案,对于防止灾情恶化和减轻人员伤亡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应急物流系统的详细分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协调框架,并从地震救灾物资需求特征分析的角度,研究地震灾害下的救灾物资配送模型的构建及检验。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   (1)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关于应急物流体系、救灾物资配送模型、救灾车辆运输路线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当前应急物流研究存在的问题。在详细分析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系统内涵、运作流程、分级处理模式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协调框架,它是灾害综合评估、灾民转移和应急物资配送在应急物流系统下的有机结合,是不同组织机构、不同利益主体、不同物流网络单元间职能、目标、信息、物资、车辆等的协调。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协调的研究,为自然灾害应急救灾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是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救灾举措之一。   (2)地震应急物流协调特征分析及建模。一方面,结合地震灾害的特点,从数量、结构、时间、地域和运输五个方面分析了地震救灾物资需求的特征。另一方面,分别针对救灾物资需求量的预测、灾区的分类及分级、物资的分类及分级、基于风险的路径选择等进行建模。   (3)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人群的转移安置意愿和物资分配意愿,对于物资配送优化模型的建立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根据物流网络的分级处理模式,分别构建了区域物流配送模型和当地物流配送模型。在区域物流网络中,根据车辆上装载的物资种类多少,将其分为单物资配送模型和多物资配送模型,研究在供需失衡、车辆有限、物资和灾区分级条件下,基于时变供需状况的区域性的物资往返配送,实现物资的公平、合理分配。在当地物流网络中,研究在供需失衡、车辆有限、物资混装和需求可拆分条件下,基于时变供需状况的当地物资巡回配送,实现物资的公平分配。   (4)最后以玉树地震救灾物资配送为例,对区域和当地应急物流配送模型进行检验。区域物流配送结果显示,由于灾区的差异性,灾区获取物资的满意度存在差异;由于物资的差异性,物资间的满意度存在差异。并通过多情景比较的方式,验证模配送结果的合理性。实验说明本研究所提出的应急物资协调框架可以为决策者在应急管理中提供全面、有效、灵活的指导。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矿石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矿石开采行业发展迅速,伴随的对矿山景观的影响程度也随之增大。本文以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矿山景观为研究对象,在GIS支持下采用2
Zinc(Zn) is an essential micronutrient for humans,but Zn deficiency has become serious as equally as iron(Fe) and vitamin A deficiencies nowadays.Selection and
学位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发展都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为主。这种片面的发展建立在牺牲农民利益的基础上,造成了发展的失衡。城乡发展不协调状况日益恶化,中国城乡之间存在着显著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开拓创新 ,励精图治 ,走出了一条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道路。江泽民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
日前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中,河北省丰南市委书记对记者说,在“三讲教育”中,他们下去调研和征求群众意见时,有位70多岁的老农谈到现在一些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与
冻土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在陆表具有广泛的分布。冻土对陆表水热平衡、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冻土分布范围和地表冻融的持续时间和动态变化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岩溶洞穴旅游的快速发展,洞穴旅游资源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加之作为旅游地本身又有生命周期的限制,所以加强对岩溶洞穴旅游地持续性发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旅游
温州神力集团是一家由家庭小作坊发展起来的私营企业,历经10多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以印刷、包装机械生产为主的综合性、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现有总资产1.37亿
在碳循环的研究中应用遥感和GIS获取土壤有机碳的动态数据,有助于分析自然和人为活动对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影响及其景观格局的响应,提高土壤有机碳估算精度和效率。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