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中美两国关于历史教育目标及理念的理解不同,两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在辅助课文系部编写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美国教科书更为注重多样化的内容编写与栏目设计,通过描述性和互动性语言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准备状态;中国教科书则更加强调语言表述的简洁与精炼程度,以期提高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学习效率。为响应新课改对教科书从“教本”向“学本”转变的要求,本文拟对中美两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导言”相关内容进行比较研究,解释“导言”编写对于推动教材建设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使用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中外历史纲要》。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选用的是由麦克道格尔李特尔公司负责开发与出版的《世界历史》(《World History:Patterns of Interaction》)。本文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导言”的助学功能,对比中美两国教科书在“导言”内容方面的差异,反思我国当前教科书在“导言”编写设计上的不足,力求为我国日后改进相关内容提供建议。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参考文献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五部分:第一、二、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分别就“导言”各模块(“前言”模块、“单元导入”模块、“课前导语”模块)的具体功能特点、两国教科书关于这一模块的编写内容与编写特点展开分析,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详细分析两国教科书在相关内容编写、栏目设计与文字表述方面的特点。第四部分是对中美两国教科书“导言”编写设计的差异及差异的成因进行分析,其中“成因”又分别从“教科书管理”、“教科书编写”和“其他因素”三个方面分析。第五部分是结论,总结了我国可以从美国教科书关于“导言”编写设计方面借鉴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