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村镇与小城镇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包括2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二是严格控制污染物质对当地水环境的破坏。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能减轻整个水环境的压力,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健康的村镇与小城镇水环境主要依赖于村镇与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和正常运行。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污染的加剧,村镇与小城镇原有的供水体系已经变得很脆弱,供水安全的前景变得越来越不容乐观。因此,实行强强联合、资源信息共享,实现城市带动郊区,建立村镇、城镇区域联合供水模式是保证水质安全的上策。
大部分村镇与小城镇的水污染种类单一,村镇与小城镇有足够土地资源消纳粪便及其污水。提出分质排水和中水回用模式,杂用水和粪便污水分开收集,杂用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到水质要求的中水全部进行回用,粪便污水储存在粪便腐化池或沼气池中,经过熟化消毒后的粪便及其污水以及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均可回用于农田。
在新的建设模式下,针对村镇与小城镇的经济在逐步发展壮大、财富越来越集中、发生火灾几率在增加、发生火灾后人员和财产损失后果更严重、村镇与小城镇消防体系建设极不完善的特点,建议把天然水源和人工水体作为消防水源纳入村镇与小城镇的总体规划中,建设村镇与小城镇的防灾体系,确保村镇与小城镇消防安全。
本文应用上述村镇与小城镇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原理重点对北京市朝阳区马泉营村的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马泉营村目前的水环境设施相对较完善,实行的是良好的分质排水模式,具备基本的污水处理设施,只要稍加改造,就能到达良好的效果。同时,明确了减轻马泉营村的水环境压力、确保马泉营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并进行了项目实施后的成本和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