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台湾土地改革探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n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依据,也是一切生产最重要的因素。人类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都有赖于土地提供资源。土地的有限性与人口的增长性带来的人与地关系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土地问题,产生了不同的土地制度。台湾独特的岛屿经济与历史发展使其土地制度的变迁有着不同于大陆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在台湾由国民党政府主导的台湾土地改革成功变革了原有的以封建地主所有制为核心的土地制度,稳定了社会环境,发展了农业经济,改善了农民生活,被誉为台湾经济腾飞的起点。笔者希望通过运用历史的和逻辑的分析方法,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和学术专著,对这段土地制度改革历史进行论述与探究。台湾在土地改革之前实行以租佃经营为核心的封建地主所有制土地制度,这种极不公平的土地制度导致诸多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在孙中山先生为广大农民打下“耕者有其田”的思想基础上,国民党政府从维护自身统治以立足台湾的角度出发,在具备一定有利条件的情况下实施了土地改革。台湾土地改革以“耕者有其田”为最终目标,坚持和平改革的基本原则,分阶段实施,先后经历了“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及“耕者有其田”三个阶段。整个土地改革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施行,改革过程中颁布诸多相关法律并予以认真实施,同时,分段进行、循序渐进的和平基调使得改革并未造成大的动乱,取得良好的效果。土地改革的成功巩固了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根本性地改变了台湾农村经济结构,使得自耕农阶层成为农村新的中坚力量,农业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并为工业和商业的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土地改革的措施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建立的以自耕农为主体的土地小私有制不利于土地规模化经营,阻碍了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台湾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又进行了两次土地改革,可以被看作是第一次土地改革的深化。这次深化着力点之一即想方设法加快土地流动以实现规模化经营。作为对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台湾土地改革为丰富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理论提供了新的例证,它独特的分阶段、有秩序的温和改革措施对于大陆地区的土地改革政策和策略的制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台湾为解决土地规模化经营而实施的土地流动相关政策与我国大陆现阶段着力实施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目标不谋而合,因而对大陆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范可尼贫血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临床特征是造血功能衰竭,多发性先天畸形,易患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对DNA交联剂如丝裂霉素C (mitomycin C, MMC)异常敏感。目前已发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马尾松的主要害虫,严重制约了马尾松的生长,其发生频繁,常猖獗成灾,被称为“无烟的森林火灾”。在我国南方地区,马尾松毛虫常年
介绍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合理的布料机布置、混凝土防分离措施、保温防风措施、布料方法及设备管理措施,实现了高寒地区布料机混凝土快速浇筑,也为高寒地区应用布
自然资源损害是有别于传统损害(人身损害、财产损害或精神损害)的一种自然资源本身的新型损害。它是指因产业活动或其他人为原因导致的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依赖的自然资源的
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动机。首先指出出于中国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自2006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外资银行的事件正在大量的出现。
在分析热电联产汽轮发电机组运行与热网加热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热电联产机组低位能分级混合加热供热技术,即通过改变传统的热电联产热网加热方式,由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的低位
基于流量特征建模的网络异常行为检测技术通过对网络流量进行特征匹配与模式识别,进而检测出潜在的、恶意入侵的网络流量,是网络异常行为检测的有效手段。根据检测数据来源的
企业财务预警分析是通过对企业会计信息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将企业面临的财务危险情况预先告知经营者 ,以提早作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 ;文中论述了企业财务预警分析
信访制度由民主参与方式向多元功能的演进,是适应社会转型的正当功能扩容,但是信访制度的实践却使其处于去留两难的尴尬境地。民众高涨的上访热情以及执政者对信访的强烈渲染
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所面临的水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性营养元素,通过动态迁移转换同时存在于上覆水体和下覆底泥沉积物中,研究表明,影响磷在水与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