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1069423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石墨相氮化碳是一种新兴不含金属的光催化剂,在可见光辐射下有良好的光响应性,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光催化性能还是不能大规模量产应用。目前对类石墨氮化碳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如何提高类石墨氮化碳的光催化效率,通过常用方法制备的类石墨氮化碳不仅比表面积比较小,而且由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高复合率导致其具有较低的量子效率;另外,它的可见光响应范围相对较窄,在太阳光照射下存在吸收不充分的问题。对类石墨相氮化碳进行修饰改性可以有效改变类石墨相氮化碳的电子结构与形貌特征,由此拓宽和调节其催化性能与应用范围,其中掺杂改性和复合改性是修饰类石墨相氮化碳的主要方法。本文分别通过金属镱掺杂改性、金属镱和非金属磷共掺杂改性以及与碳量子点复合改性三种方法,并分别对修饰改性后的类石墨相氮化碳进行光催化活性性能研究,所制备的高活性类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性能提升效果明显。本文具体内容如下:(1)以三聚氰胺和氯化镱为原料,利用液体中的布朗运动使三聚氰胺与氯化镱加热互溶,然后在低压下对处理过的前驱体进行烘干,得到的样品再放入管式炉(氮气流下)进一步反应,采用液相掺杂法一步合成了镱离子掺杂的类石墨相氮化碳。经光催化活性测试,30分钟氙灯照射后的罗丹明B降解效率从纯相的28.3%提高到71.5%。通过XRD、SEM、BET和PL光谱等表征手段,探究了光催化活性提高的原因。通过表征结果得知,经过金属镱掺杂的类石墨相氮化碳禁带宽度增大,有效地分离光生电子-空穴对,致其光催化效率有明显提高。(2)以三聚氰胺、氯化镱和磷标准溶液为原料。在上一章节中金属镱的最佳掺杂比例的基础上,加入不等量的磷标准溶液,利用与上一章节同样的方法一步合成了金属镱、非金属磷共掺杂的类石墨相氮化碳,本次光催化活性测试加大了污染物(罗丹明B)的浓度并将共掺杂样品与金属镱最佳掺杂比例的样品进行对比。再次掺磷的共掺杂样品在经过60分钟氙灯照射后,罗丹明B的降解率从镱单掺杂的25.9%进一步提高到54.1%。通过XRD、XPS、SEM、BET和PL光谱等表征手段得知,镱和磷的共掺杂影响了类石墨相氮化碳的电子结构,同样造成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光催化活性得到进一步提升。(3)选取一种随着反应时间不同,发光强度、发光波长都产生变化的碳量子点(CQDs),并用此碳量子点与类石墨相氮化碳构建异质结。本章探讨了碳量子点与石墨相氮化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并对碳量子点的发光强度与波长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经过光催化活性测试,80分钟光照后对罗丹明B降解效率从20.8%提高到45.5%。通过XRD、SEM、BET和PL光谱等表征得知,碳量子点和类石墨相氮化碳形成的异质结结构有效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光催化活性有了显著提升。
其他文献
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培养液离体培养玫烟色拟青霉孢子,观察其萌发过程,结果显示,玫烟色拟青霉孢子萌发可以产生单极芽管和双极芽管,而且芽管顶端膨大可形成附着胞,附着胞形态以
《春秋》经记载的燕国三传相同的有六次,前两次为南燕,后四次为北燕,《左传》多一次记载北燕;传文记载的燕国,《左传》有三种情况,《毂梁》全为北燕。考察和北燕相关的在周王室世代
“数学课,怎么上”这个看似平谈的话题却十分沉重.无用讳言,现今的数学课教学,普遍存在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苦,效果不理想的状况,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优秀人才的培养.笔者长期在
考察脚色制的使用,既是研究其脚色与戏剧人物的对应,也是研究各门脚色在戏剧结构中的安排和功能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南戏《拜月亭》进行分析,对南戏脚色体制的相关理论提供佐证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基本要求,现代农业生产对植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山西省在推进和发展农作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保护人权废除死刑是国际立法的主流,我国的死刑立法相对来说不容乐观,死刑罪名居高不下,尤其是经济犯罪适用死刑偏高.抑制犯罪并非仅靠死刑的威慑,而靠社
1问题的提出和谐、发展的社会需要登高上位、和谐发展的数学课堂.随着课堂教学内涵的提升、拓展以及素质主义价值取向日渐凸显,孕育、催生了多层次、多维度地探讨课堂教学实质
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电力领域业务呈现多元化,规模也出现前所未有的扩张,以往采用的传统人工管理模式问题日益凸显。基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电力系统领域以计算机设备为
回归课本是高考复习中不可逾越的重要环节,课本是试题的基本来源,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很多高考试题的产生离不开课本,是在课本的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引申的结果.源于课本,又高于课
数学解题能力的强弱主要体现在数学思维转化的快慢上,数学活动的实质,其实就是思维的转化过程.当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受阻时,要善于分析症结所在,勇于改变解题方向,从不同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