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位点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f012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由于ATP7B基因突变导致铜在肝脏及其他脏器沉积从而造成脏器损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全球发病率约为1:3万‐1:10万。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收集2012年12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被明确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年龄、性别、首发症状、凝血常规、肝功、铜生化、K-F环及基因检测等相关结果,对其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进行分析,探究各临床表型的临床特征及与基因突变的关系。研究方法:通过获得患者本人或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们共收集了116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基本信息、首发症状、血常规、凝血常规、肝功、血清铜、铜蓝蛋白、24小时尿铜、K-F环及基因突变位点等资料。其中31名患者的血清样本送至基因检测中心,进行高通量基因测序,找出突变位点,并查找ATP7B基因数据库,与目前已经发现的基因突变位点对比,以期发现新的基因突变位点。本研究应用R 4.0.2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卡方检验比较各指标在分型之间的差异。当双侧P<0.05,本研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此明确各临床表型的特征。研究结果:1、我们对收集的116名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总结分析,根据首发症状及临床表现分成肝型(80,69.0%)、脑型(18,15.5%)、混合型(18,15.5%),肝型患者起病年龄相对较早,34.6%的肝型患者在7-14岁起病,脑型及混合型患者多于15-35岁起病(分别占各表型总人数的83.3%和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对该116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行肝功能指标分析,其中肝型患者的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升高明显,呈双向升高趋势,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81.6(50.9,127.1),81(32.2,160.4),脑型患者的AST及ALT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29.2(21.2,44),27(18.2,37),混合型患者的AST及ALT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37(27.5,55),23.7(19.8,41.1),肝型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最重,混合型患者次之,脑型患者肝损伤最轻。AST及ALT在不同临床表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型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在三组中最高,为190.6(97.5,287.4),脑型及混合型患者ALP水平分别为89.3(71.2,160.2),79(63.6,104.3),且ALP水平在不同临床表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肝型患者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为1.89(1.35,2.29),脑型患者FBG为2.15(1.67,2.43),混合型患者FBG水平为1.63(1.08,1.98),不同临床表型与FBG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脑型患者(ceruloplasmin,CP)水平为0.02(0.02,0.02),肝型及混合型患者CP水平分别为0.04(0.02,0.07),0.05(0.03,0.06),且肝型与脑型、脑型与混合型患者的C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本研究中共有85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行K-F环检测,结果表明肝型患者K-F环阳性率为45.2%,脑型患者K-F环阳性率为100%,混合型患者K-F环阳性率为66.7%,且K-F环阳性率在各临床表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12名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有8名患者为女性(66.7%),血清转氨酶以AST升高为主,ALP水平明显降低,所有患者的ALP/TBi L<2,有4名患者AST/ALT>4。其中24h尿铜、血清铜及血清游离铜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清游离铜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共有7名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预后评分≥11分,预后评分>11分的3名患者ALP低于40U/L,且肝移植是最佳治疗方案。7、于31例行ATP7B基因检测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共检测出21种突变位点,分别为c.3818C>T、c.2621C>T、c.1708-5T>G、c.2294A>G、c.3517G>A、c.2930C>T、c.2333G>T、c.2975C>T、c.3305T>C、c.2447+5G>T、c.2906G>A、c.3443T>C、c.1543+1G>T、c.3877G>A、c.3889G>A、c.3809A>G、c.3859G>A、c.4066-6C>T、c.3104G>T、c.2755C>G、c.3056A>C,全部为杂合突变,其中复合杂合突变占54.8%。共发现2种热点突变,分别是8号外显子Arg778Leu(c.2333G>T)(29.1%)和11号外显子A874V(c.2621C>T)(19.4%)。8号外显子上c.2294A>G突变位点倾向于发生在肝型患者中。共发现1种新发突变位点,即c.1708-5T>G,该基因突变位点位于4号内含子。8、21个基因突变位点中主要包括错义突变17种(81%),剪接突变1种(4.8%),临床意义不明突变3种(14.2%),所有突变位点均为杂合突变,有17名患者被检测出2个及以上基因突变位点,即复合突变,占总人数的54.8%,其余14名患者只有1个基因突变位点,即占总人数的45.2%。8名年龄≤14岁的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ATP7B基因突变均为杂合子突变,以复合杂合子突变为主(60%)。其中有2例年龄均为14岁的患者发生了16号外显子的c.3517G>A基因突变。结论:1、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在年龄、AST、ALT、K-F环、CP及FBG方面在不同临床表型患者中存在差异。2、发现吉林地区两种热点突变,分别是8号外显子Arg778Leu(c.2333G>T)和11号外显子A874V(c.2621C>T)。共发现1种新发突变位点,为c.1708-5T>G。8号外显子上c.2294A>G突变倾向于发生在肝型患者中。发生16号外显子的c.3517G>A基因突变的患者更倾向于发生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3、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发病女性患者居多,患者以AST升高为主,ALP降低明显,预后评分>11分的3名患者ALP低于40U/L。血清铜、血清游离铜及24h尿铜明显升高,血清游离铜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其中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预后评分≥11分的患者,肝移植是最佳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1页例5。教材分析:"用正比例解决问题"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性质,知道两个量成正、反比例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起始课,下一节课将继续学习用反比例解决问题。成正、反比例的量,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很广,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接触过这种情况的问题,用归一、归总的方法来解答。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归纳总结出用正
期刊
郑毓信教授认为,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应求全,而应求联。意思是在教学中只有从更广泛的角度,用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思考,学生才能达到更深的认识程度,才能更好地促进深度学习。"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是一节典型的解决问题课,是学生在掌握了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和反比例后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和体验"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的全过程,加强知
期刊
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广泛认识到脱离了社会、家庭参与的学校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难以实现育人的重任,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价值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许多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步认识到要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并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有效结合的教育形式与方法。
期刊
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数学解题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成果,体现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综合素养水平,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本文就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的误诊原因,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32例误诊HLD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32例HLD病人中误诊为肝脏疾病13例,神经系统疾病8例,精神障碍类疾病6例,肾脏病3例,其他疾病2例。结论 HLD临床表现复杂,对不明原因肝肾损害、神经精神症状等表
目的长期以来,限铜饮食被认为是肝豆状核变性治疗管理的重点之一,但是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并不充足。基于该病的罕见性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当前并无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此进行过研究。鉴于人体对铜元素的吸收率随着膳食中铜元素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除非大量食用贝类和动物肝脏,"富铜膳食"并不显著增加铜元素的吸收。限铜饮食难以显著减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铜元素蓄积,而这种饮食方案不仅管理困难而且限制了膳食种类,影响
荔波县积极探索考准考实县管领导班子和县管干部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推动政治素质考察由虚向实、由一时变一贯、由单一到系统转变。明确考核内容,解决"考什么"的问题。围绕把政治素质考准考实,建立领导班子和县管干部正负面清单,划出红线。
期刊
一是明确评价标准。出台《关于考察评价区管干部政治表现的实施办法》,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核心要求,建立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5大指标体系正向内容和45项干部政治表现负面清单。对列入提拔、晋升考察对象的干部,开展政治素质正反双向测评,由所在单位干部人事分管领导进行量化打分,推动政治素质考察从抽象变具体、从难到易。二是规范评价程序。
期刊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移动定位技术变得相当成熟,定位设备越来越普及,各行各业积累了海量的轨迹数据。该类轨迹数据包含时间戳、经纬度坐标、速度以及方向等信息,在现实场景中这些信息被实时采集且持续增加,形成了大规模的高速轨迹流。及时、有效的对轨迹流数据进异常检测,可以感知到移动对象的异常移动行为,继而揭示移动行为模式背后所隐含的特殊事件。轨迹异常检测的主要任务是识别与其他大多数轨迹具有明显差异的“少数”轨
信息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金融企业的发展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加强对绿色金融的认识,使用绿色集资方式管理金融信息。基于此,本文以绿色金融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别从绿色金融管理体系、信息回收、管理办法与重视程度等方面详细阐述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