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抛物面网壳结构连索加固前后稳定性分析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_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网壳结构受力合理、用料经济、造型美观,能覆盖较大空间,是发展前景广阔的一种空间结构形式。而在空间网壳结构中引入拉索并施加预应力,组成拉索预应力网壳结构,能够改善原来结构的受力性能,有效提高原结构的承载能力,控制结构的变形,以及降低工程造价,跨越更大的空间,是近些年来发展很快的新型空间结构体系。随着网壳结构跨度的不断增大,结构的稳定性问题也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区体育馆的工程实例,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理论,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研究双曲抛物面网壳结构以及设置拉索后该结构的静力特性和静力稳定性能,并分析了它们的自振特性,通过比较两种结构模型的计算结果,详细分析拉索对原结构的加固作用,从而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最后,通过ANSYS计算结果与实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证明本文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空间网壳结构的发展和研究状况,以及网壳稳定性的研究现状,概述了网壳结构的分析计算方法,以及稳定性的分析方法,论述了非线性有限元法,网壳失稳机理,阐述了分析网壳结构稳定性的全过程分析方法。然后,考虑到网壳结构初始缺陷的普遍存在性,本文从无初始缺陷和有初始缺陷两个方面分别对网壳结构无预应力和有预应力两种情况进行静力特性以及静力稳定性能分析,研究预应力的存在对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进而对比分析验证拉索预应力的施加对原双曲抛物面网壳结构的静力稳定性能的影响。并结合两个网壳模型的自振特性分析来初步研究其动力特性,以及拉索的设置对原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为以后研究其动力稳定性能作铺垫。
其他文献
徐变是混凝土材料固有的时变特性,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徐变引起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变化是不容忽视,故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其影响。鉴于此,结合本文背景工程有对较高强度等级混凝土进行徐变试验的需要,通过大量走访调研不同单位所制作的徐变装置,结合这些徐变装置特点最终研制了满足背景工程徐变试验要求的大吨位徐变试验仪。为了确保徐变试验得以在该徐变仪下正常安全运作,本文特此对徐变装置的细部结构构造及其受力性
20世纪以来,防渗墙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对于有深厚覆盖层的平原水库,采用悬挂式防渗墙,能够防止水的渗流,防止产生管涌和流土,保证工程安全和运行效益。作为超薄低弹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隧道、桩基和基坑等工程的施工日益频繁,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土体产生扰动,使得土体性状不断发
随着高性能混凝土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广泛应用,矿物细粉掺合料作为现代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改善混凝土的各项性能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粉煤灰以其良好的需水行为与细
本文通过搜集并查阅有关资料,阐述了腾格里沙漠砂和毛乌素沙地砂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行性。并采集了具有代表性的腾格里沙漠砂和毛乌素沙地砂,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有抗裂性好、施工速度快、经济性好等优点,在工程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目前对管桩抗拔承载性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且对管桩桩身及连接构件的抗拉强
云南某铁路是我国规划并正在建设中的重、大、难重点工程,其中的A市至B县段将穿越世界瞩目的青藏高原东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带。在这里,由于地壳形变构成的地形地貌,新构造
近三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钢结构在我国发展迅速,大量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之中,许多城市建造了宏伟而富有特色的大型钢结构建筑。现代钢结构建筑物的规
与普通低碳钢相比,不锈钢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强度高、延性好等诸多优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锈钢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为了更好地指导和规范不锈钢结构的设计
高层建筑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偏心支撑钢框架的耗能梁段率先受剪屈服,通过它的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从而减小结构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