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有关的各种因素。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8年5月到2019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接受PCNL治疗所有病人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搜集到的病例资料分为脓毒血症和非脓毒血症。选择资料中的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尿白细胞、尿培养、尿亚硝酸盐、血肌酐值、鹿角形结石、结石直径、手术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对于分类变量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将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的研究因素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P值<0.05时代表该因素对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存在影响。结果:总计共纳入520名PCNL患者,其中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组14例,发病率为2.7%;单因素分析:尿白细胞(P<0.01),尿培养(P<0.01),尿亚硝酸盐(P=0.019),鹿角形结石(P=0.048)、手术时间(P<0.01)危险因素指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对以上P值<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显示尿白细胞(3+,2+)、尿培养(耐药菌)、鹿角形结石、手术时间(≥90min)这几个因素P值小于0.05,即与PCNL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病相关。结论:尿源性脓毒血症是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虽然其发生率较低,但是其致死率较高,因此充分认识与其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尿白细胞(3+,2+),尿培养(耐药菌)、鹿角形结石、手术时间≥90min是PCNL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其中尿白细胞2+以上及尿培养有耐药菌的患者对PCNL术后发生脓毒血症的影响更大。因此对于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PCNL手术患者,术后应密切监测,及时治疗,以防止脓毒血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经B超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68例(脂肪肝组),采用经皮给药、循经推按和口服中药治疗.治疗前后评定临床症状及血生化检测的变化
对某煤矿3号煤层顶板岩层的含水情况、带压开采情况进行了分析。对该煤层存在的水害问题,综合运用顶板水疏放措施、物探钻探技术以及水害预警监测系统等措施进行治理和预防,
介绍彰红火龙果在莆田地区的引种表现,并从育苗、建园、水肥管理、枝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其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智慧社区是近几年才提出的新观念,即在较好的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将各类电子系统引入到社区生活中。以居民的幸福感为主要依据,对不同的智慧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下面围绕智慧
相比于传统的物理与化学环境修复手段,酶生物催化技术具有较好的专一性、较短的运行周期等优势。漆酶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的底物氧化能力的生物催化剂,引起了很多的关注。但游离状态的漆酶因不易回收利用和容易失去活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成本昂贵的缺点。酶固定化技术能够帮助酶保留催化活性,利于保存运输,同时达到重复利用,可以长期持续参与催化反应。生物炭来源广泛、绿色、成本低,近年来常用于土壤改良剂和吸附剂等多方面的
在大数据时代,政府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开放政府数据已经成为国际世界的重要战略。在过去的十年中,通过各国的努力探索,开放政府数据工作得到了不错的成绩,很多国家因此获益,尝到了开放数据结出的果实。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开放政府数据虽然已经正式成为国家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顶层设计亟待完善。而开放政府数据价值的研究可以帮助构建和完善开放数据工作的相关理论,但迄今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伴随全球金融一体化,美国经常账户逆差逐年累积,国际资本由全球其他国家流向美国,造成美国对外负债规模的急剧膨胀以及净国际投资头寸的长期衰减。因此
高质量人才培养依赖高校教师的高水平工作绩效,高水平工作绩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政策的引领。然而,现行的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未能充分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