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勒孔教华裔中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调查与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0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加强,汉语学习者越来越多。缅甸华裔较非华裔而言,在汉语的传播和发展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是缅甸汉语传播发展的中坚力量。课堂管理是现代教育学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与探讨一方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笔者通过对文献的梳理,阐明了课堂问题行为相关的概念。笔者对曼德勒孔教学校华裔中学生汉语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行为进行归类整理,按照其表现特征分为反作息制度型问题行为、扰乱型问题行为和隐蔽违纪型问题行为三类。通过中缅文学校课堂问题行为出现频率的数据对比分析,笔者发现曼德勒孔教学校华裔中学生在缅文学校与中文学校课堂上不同类型问题行为出现频率的存在着差异。结果显示,在汉语课堂上违反作息型问题行为与扰乱型问题行为出现频率高,比重大;缅文学校隐蔽违纪型问题行为出现频率略高于中文学校。关于扰乱型问题行为,中缅文学校出现频率差距不大。笔者根据曼德勒孔教学校具体情况,从学生自身因素、教师因素、环境因素三方面分析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原因。笔者通过展示汉语课堂出现的真实案例佐证实践数据的真实性。笔者基于孔教学校的实际情况,从教师和学校管理两个角度,提出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优化策略。最后,笔者总结全文研究成果,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为自己今后对此的研究确立一个长远的目标。本文立足于缅甸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曼德勒孔教学校汉语课堂学生问题行为的出现情况,并整理了学生问题行为的真实案例,对缅甸曼德勒孔教学校的汉语课堂问题行为进行研究。希望该研究能对提高孔教学校中学生汉语课堂管理水平有所帮助,以便改进教学,提高学生有效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纠正性反馈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从美国语言学家查德隆(Chaudron)1977年提出“纠正性反馈”这一概念开始,早期学者通过课堂观察,对纠正性反馈的使用情况、纠正性反馈的类型进行了研究,研究形式还停留在描述性研究阶段。如今,学者们采用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对纠正性反馈对二语习得的有效性、个体差异对纠正性反馈有效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图从二语习得和心理学的角度探究纠正性反馈与语言习得的
课外作业是汉语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很多汉语教师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忽视了这一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环节。从研究成果来看,目前这个领域的研究还不太多,而且研究对象多为在泰国的汉语学习者或者国内的留学生。缅甸汉语教学近些年发展不论是速度还是态势都十分良好,而针对缅甸的课外作业研究现在还是空白。基于这种情况,本文立足调查缅甸成人汉语教学中课外作业的现状,对两所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相关教师
我国的扶贫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理论与实践层面均有了极大的提升,从过去大水漫灌式的粗放扶贫发展到了今天的精准扶贫阶段。现阶段我国的精准扶贫政策精确瞄准到个人,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力求激发贫困户的脱贫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自开展精准扶贫政策以来,我国的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9899万人下降至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至0.6%,年均减贫人数达1335万人,全面脱贫任务
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总承包模式自从20世纪80年代在建设工程领域应用以来,因其与传统分包模式/施工总承包模式相比能够充分发挥设计在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脱节的矛盾,促进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的深度配合,利于工程建设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和质量、进度、成本控制;30多年来逐渐成为国际上主流的建设工程总承包模式
随着汉语在泰国的推广,泰国的汉语师资紧缺。泰国高校陆续开设了“汉语教育专业”,致力于培养泰国本土的汉语师资。目前泰国高校中汉语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泰国纯本土培养模式(4+1);另一种则是中泰合作培养模式(2+2、3+1或2+2+1等中泰合办项目)。两种模式的教学理论、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和教学策略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本文通过对泰国艺术大学汉语教育专业两种(4+1和2+2+1)模式进行
定标比超法源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也是公认的最有用的管理工具之一,其通过寻找最佳者,对比分析差距,并不断完善自我,从而来改善企业经营绩效,提高全球竞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定标比超法逐渐受到图书馆领域的重视,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图书馆的战略研究方面,并取得一定成效。云南省地处边疆,其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且省内各州市的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也极为不均衡,图书馆移动服务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为改变这一现状
韩国与中国从2011年签署“中韩教师交流合作协议”,开启了CPIK(Chinese Program in Korea)项目,每年一定数量的在校研究生或本科毕业生通过汉办孔子学院的选拔,以志愿者教师的身份被派遣到韩国参与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工作。韩国中小学汉语课采取了“协作教学”的模式,即中韩两位教师共同负责同一堂汉语课的教学工作。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中国志愿者教师在韩期间对此教学方式的适应情况,分析产
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文本情感分析在管理、舆情分析、预警系统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应用价值,它舍弃了传统分析方法的需要人工干预的特征工程,并且在模型结构上有着质的改变.在相同数据的分析对比下,性能上往往也优于其他统计学习模型.本论文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作文本情感分析.第一点是针对非平衡数据在模型结构上的优化,对非平衡数据作均匀地采样和切分,利用多个子模型的加权和构建简单集成模型,以达到
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数据呈指数式海量增长,对内部审计带来了挑战。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内部审计是增强审计监督合力、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的客观需要。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组织存在内部审计范围扩张过于迅速、资源紧张、技术与方法落后、部门信息割裂等问题导致内部审计无法从全局的高度把控审计重点且审计重点把控主观性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