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与艺术——海德格尔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b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哲学的方式追问真理并不是追问真理的内容,而是反思真理为何为真,何能为真。不同的哲学体系都以自己的方式做出解答,形成各自的真理观。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在哲学的入手点以及对艺术、科学的认识上相对于传统发生巨大的变化。真理思想照应于现实,海德格尔鼓励人类追求更本真的生存。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本章对海德格尔的真理思想作了一些前提性的理论说明。海德格尔重提“存在的意义”问题,这是哲学思维的深入并转变了哲学思维的入手点。海德格尔认为自柏拉图以降的西方哲学是对“存在”遗忘的历史,总体上是“存在者之真理”层面上的探讨。而海德格尔认为他开始了“存在之真理”的探讨。“存在之真理”要对“存在者之真理”进行考究。在哲学史的反观和对照中,“真理的本质是自由”才可如此清晰地显现。传统认识论与科学的亲缘关系说明了它们对真理的有关规定,也透露了技术化时代形成的根源。 第二章:本章具体到海德格尔的真理思想的内容。真理就是存在之真理。因此,真理的本质就是自由。前后之间有着本质的关联。对真理本质的考察运用本质直观的方法。自由就是回到源头的“思”之自由。真理存在于遮蔽与去蔽、澄明与神秘的争斗中。海德格尔的真理思想与传统发生很大的分歧。他认为艺术是真理原始发生的方式,而科学却不是真理原始发生的方式。语言是存在之家,是真理的寓所。语言的广域有助于说明存在的意义。语言、诗、思形成了一个崭新的问题域,是海德格尔思想中相当引人注目的地方。 第三章:科学和技术在解蔽之时却会对人的思想形成束缚,不利于人的思考的自由发展。在科学和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却有丧失思之能力的危险。哲学就要关注人类的命运。我们的认识和思考决定着我们整个时代对生存的选择。通过哲学式的分析和思考,海德格尔试图转变人类已然形成的思维定势,试图牵引人类的眼光关注更广泛的文化现象,追求本真的生存。因此,海德格尔充分赞赏了哲学和诗人的事业,批判了技术化时代对人的约缩的蔽端。 全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探讨和对真理问题的探讨彼此交互解说,并分析了真理发生的多种方式和各自的深度。“思”的传统和延续等广泛现象都纳入了考察的视野。这是本文作者对海德格尔真理观的领会和理解,同时贯穿了反思、衍申等等探讨。
其他文献
技术作为一种由众多要素构成的社会历史现象,起源于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需要,并伴随着这种需要水平的日益提高而不断向前发展,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对自然与人类社会施加作用和影
计算机作为语言机器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是人类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将这个重要部分引向人类技术的背后,不得不谈及莱布尼兹对虚拟实在思想渊源的影响。本文的重点就是对莱布尼兹
我国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就我国科技人才的地位与作用、培养与教育、使用与管理等问题作了一系列讲话、指示、论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科技人才思想。现在,从历史的角度对三代领导人的科技人才思想进行系统研究,揭示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技人才理论,促进我国新时期对科技人才的认识、培养、使用和管理等工作,
随着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中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已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特别是经过十三年的市场经济体制改
从环境伦理学来审视可持续发展,超越了社会和人的领域,而与生态环境具有紧密性、关联性和互馈性.因为人的发展脱离不了环境的制约.人类的发展永远都要依靠、依赖地球自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