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洛扎诺夫是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背景下,对传统教学的弊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暗示教学法这一新颖的教学理论,并以其名字命名。传统教学在外语学习方面一味强调教师的灌输与学生的背诵,整个过程单调、枯燥无味并且效果较差。洛扎诺夫进行研究后提出了自己在语言教学方面的暗示教学法。随着教育研究者的发现,洛扎诺夫教学法不仅仅适用于外国语言的教学,而且也越来越多地在其他学科展开探索与应用,本论文就是笔者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使用洛扎诺夫教学法的尝试。当前中国教育教学改革轰轰烈烈,语文教学研究者屡屡提出实现“大语文”教学,强调的正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各级各类社会资源来加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工具性、人文性与科学性。而洛扎诺夫教学法的教学策略与手段就是将各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调配加以利用,提高学生学习动机,为语文教学研究增加新的色彩。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绪论部分是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使用洛扎诺夫教学法的缘由,笔者在分析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歌所占的比重与重要性地位,与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提出了使用该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对洛扎诺夫教学法进行了理据研究。笔者通过搜集阅读相关书籍与文献,对洛扎诺夫教学法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部分通过对洛扎诺夫暗示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分析初中人教版语文中古典诗歌本身特点,提出了以诗歌作为该教学法在语文学科使用初探研究对象的可能性分析,并提出了诗歌教学策略。第三部分笔者通过对人教版初中语文中古典诗歌的举证分析,探索各种暗示手段的理论与实际应用分析。第四部分笔者在搜集了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设计案例与笔者使用洛扎诺夫教学法进行的教学设计案例,并进行案例分析。在第五部分中对洛扎诺夫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