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能力成长视角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kun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发展逐渐演变为以知识积累为基础的能力成长。相对于一般企业,国有企业更易获得企业成长所需的核心资源,但其技术能力的成长却相对滞后。企业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的发展最终必须依靠技术能力的提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可以通过权利配置对要素进行较强的激励,促进个体资源的凝聚及其向组织资源的转化,最终促进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因此,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试图探究促进技术能力成长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向。首先,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本文提出,企业的技术能力成长主要包括两个过程:一是企业内个体技术能力的成长。即个体通过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投资,实现自身技术能力的提升;二是组织技术能力的成长。即个体通过团体的协作和学习形成新的组织知识,实现组织技术能力的提升。这二者的实现取决于员工的能力和动机,必须通过制度的保障和激励才能转化成行为。如果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就能得到合理的回报,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就会提升。因此,国有企业内部物质资本独占剩余的收入分配制度不利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必须通过人力资本产权的确立激励企业内个体技术能力的成长和组织技术能力的成长。接着,基于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本文对以上观点进行实证检验。选取2011年中国国有上市公司100强及所有中央国有上市公司2009—2012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Stata11.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OLS回归方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作出结果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在现有的国有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制度中,(1)劳动所得的增加对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影响不显著;(2)资本所得的增加与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呈倒U型相关;(3)企业的总资产净利润率(ROA)增加不利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4)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以及每股收益(EPS)对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5)企业的资本密集度(CI)对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综上,理论分析的观点通过了实证检验,由于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国有企业内部资本所得及劳动所得的增加未能对企业技术能力成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国有企业的性质、不同人力资本的剩余分享机制设计以及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的结合形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一、“熊孩子”现象rn什么是熊孩子?网络用语,常形容调皮的孩子,岁数小不懂事.例如,看到小孩做了一些不可理喻的、带有破坏性的事情时,叹一句:“这熊孩子”.被网友们界定为那
期刊
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形式.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如果不注重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很容易导
期刊
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服装设计领域,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为理念、形式、思想等方面的探索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今年,江西省人大常委会针对百姓关注的“出门堵、行路难”问题,开展了“畅通省城”系列监督活动,为配合这项监督工作而启动的新闻宣传活动则形成了较大的宣传声势,在省会城市
园本研训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业务能力的必经之路,理应是教师们所渴求和盼望的.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尽管管理者、组织者非常用心地带领教师进行研究学习,
期刊
本文着重介绍了马林作为共产国际来华的第一位代表,在两年多的时间内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并简要分析了他对早期中共历史发展而产生的影响.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main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升,BIM技术应用的领域和范围越来越广。而装配式建筑构件以其低碳、环保、工业化批量生产、可持续发展等顺应了时代要求,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时机。BIM技术作为数字化信息技术,与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结合,能够更高效智能地完成建造任务,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  在科学技术逐步更新的过程当中,BIM技术渐
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是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理性认识活动,不是一种随意的、凭经验与直觉的事务性活动.因此,为了卓有成效地开展好幼儿园的园本教研,积极探索幼儿成长的特点、规
期刊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因学生不能按时返校复课,各高等院校有针对性的重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线上教育教学以保证人才培养顺利进行,但有些实训课程因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有一定难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生之源。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换挡期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的作用减弱,我国就业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随着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