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脉冲电磁场促进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大鼠延迟修复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低频脉冲电磁场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延迟修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的可行性,探讨BDNF和VEGF蛋白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延迟修复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使用60只大鼠构建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组(n=30)及神经损伤延迟修复组(n=30),30只大鼠构建假手术模型(假手术组)。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组的模型大鼠在进行坐骨神经离断并行延迟修复后予以低频脉冲电磁场刺激;神经损伤延迟修复组仅进行坐骨神经离断及延迟修复处理;假手术组仅暴露坐骨神经不做离断。三组大鼠分别于术后4周及8周行功能学实验,测量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处死大鼠后,取坐骨神经组织,切片后行免疫组化实验测定VEGF与BDNF蛋白含量,并进行半定量对比。于术后第8周,提取坐骨神经组织蛋白,行WB实验,检测VEGF及BDNF蛋白水平,行半定量对比,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结果显示:延迟修复后4和8周时,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组大鼠坐骨神经指数修正因子均明显高于神经损伤延迟修复组。不同组别相比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差异有统计学统计学意义(P<0.05)。(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延迟修复后8周时,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组大鼠坐骨神经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神经损伤延迟修复组。不同组别相比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差异有统计学统计学意义(P<0.05)(3)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延迟修复处理后4和8周时,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组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再生数量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明显多于神经损伤延迟修复组。不同组别相比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差异有统计学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断大鼠坐骨神经后延迟一周进行神经缝合的方法建立神经损伤延迟修复模型;通过动物实验层面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的测量,免疫组化及WB实验的验证,发现低频脉冲电磁场可以促进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大鼠延迟修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
其他文献
在侦查工作发生变革的大背景下,公安实践对提高侦查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侦查学专业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公安实践,取得了很大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噪声暴露是否对成年C57BL/6J小鼠耳蜗听神经造成损害。方法选取24只听阈正常的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6只/每组),实验组按照暴露后时间分别为暴
在冷态鼓泡流化床实验台上,针对不同流化数、静床高及床料颗粒粒径下测得的风帽压力波动信号,采用小波模极大值法获取信号的小波局部极大模线,分析了流化数、静床高及床料颗粒粒
对新鲜百合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10株纯系微生物,通过筛选获得1株产香浓郁的菌株,利用GC-MS对其发酵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气成分以酯、醇、醛、烷类化合物为主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理表现为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变性和Lewy小体形成。临床上表现为:(1)运动性症状:静止震颤、肌强直、
地下水信手流网是在分析、研究水文地质条件的过程中,随手绘制出的地下水流网,它包含了绘图者对大量“零散”信息的高度综合。按一定规则绘出地下水信手流网,可明确地显示诸多“
一 《谜鸦》是葛亮的成名作之一,致敬希区柯克,同时也混合着爱伦&#183;坡的风味。类似题材往往是在理性无法诠释的疆域内渲染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葛亮高明之处在于,“大胆”地将感
指出了在苏铁树上发现了一种叶枯病害,导致大量苏铁叶干枯,为明确其致病菌,采集了苏铁叶枯病叶片数份,对病原菌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病原菌
Citrin缺陷致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是SLC25A13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患儿肝细胞线粒体内膜的天冬氨酸/谷氨酸载体蛋白功能异常,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胆汁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