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以来,评弹逐渐成为江南地区雅俗共赏的曲艺形式。听评弹成为苏州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生活习惯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打破。苏州评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弹词小说、作家群及评弹艺术特色等方面。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的互动关系,学术界涉猎较少。随着社会史和文化史研究的深入,资料来源得到有效扩充,民国以来的报刊、档案,及口述资料的发掘和利用,为评弹研究的继续深入提供了可能。
昔日苏州评弹在江南地区流行,书场是艺人停泊的码头,是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交融、互动的载体,是苏州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书场,不仅是砖木结构的建筑空间,也是融入苏州文化、评弹文化精髓的社会空间。在苏州“大社会”变迁背景下,对书场“小社会”进行研究与分析,可以反观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的互动关系。
苏州书场中的评弹艺人与各色听众,构成了书场“小社会”;而苏州书场与苏州社会的其他组成部分,构成了苏州“大社会”。书场“小社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动,推动着书场“小社会”不断发展,也反作用于苏州“大社会”。书场“小社会”与苏州“大社会”之间发生着信息与能量的交换,苏州“大社会”的发展制约着书场“小社会”,书场“小社会”的变迁也处处投射出苏州“大社会”的影子,是苏州“大社会”变迁的浓缩与提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