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活动,是人民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外追求精神生活、获得非常态体验的新方式。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旅游活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民的青睐,旅游业都迎来了发展机遇,旅游经济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拉动我国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当下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生态文明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经济新常态不断发展,追求与环境和谐发展,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面临着污染环境、资源消耗、产出低等问题,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旅游产业需要步入了新的产业发展时期,而全域旅游理念正应运而生,受到了政府部门、旅游产业界以及学术界的极大重视,制定了关于全域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力图将全域旅游的概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建设,并设立了71个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发展全域旅游的先行试验区域,为其他地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范本。
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试验点,是全国其他城市进行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参考,因此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旅游发展好坏极为重要。为了研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旅游发展情况,从而更好的帮助其发展,本文以我国首批7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研究对象,构建能够较为全面反映全域旅游示范区特点的投入产出评价体系,运用DEA方法对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年旅游发展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定量评价,并运用Tobit模型探讨其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2017年,7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综合效率平均值为0.430,极差高达0.944,全域旅游示范区内部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综合效率值为1、旅游效率达到最优的城市有7个,占示范区总体的9.86%,旅游效率总体较低;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区位交通和旅游产业结构均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综合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旅游效率影响最大的是示范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影响最小的则是旅游产业结构。鉴于此,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包括五个方面:1.优化示范区产业结构,提升整体示范区旅游效率;2.提高资金运作效率,获取外部资金投入;3.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提高示范区可达性;4.深入挖掘示范区特色,“对症下药”推动示范区发展;5.发挥政府的调控和引导职能,引导示范区协调发展。以期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试验点,是全国其他城市进行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参考,因此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旅游发展好坏极为重要。为了研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旅游发展情况,从而更好的帮助其发展,本文以我国首批7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研究对象,构建能够较为全面反映全域旅游示范区特点的投入产出评价体系,运用DEA方法对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年旅游发展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定量评价,并运用Tobit模型探讨其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2017年,7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综合效率平均值为0.430,极差高达0.944,全域旅游示范区内部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综合效率值为1、旅游效率达到最优的城市有7个,占示范区总体的9.86%,旅游效率总体较低;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区位交通和旅游产业结构均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综合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旅游效率影响最大的是示范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影响最小的则是旅游产业结构。鉴于此,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包括五个方面:1.优化示范区产业结构,提升整体示范区旅游效率;2.提高资金运作效率,获取外部资金投入;3.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提高示范区可达性;4.深入挖掘示范区特色,“对症下药”推动示范区发展;5.发挥政府的调控和引导职能,引导示范区协调发展。以期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