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园参与农田参产品3种功效的比较及复合氨基酸红参片工艺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y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参具有广泛药理作用,已有千年的应用历史,需求量逐年提高,人参原料是其产品功效的物质基础。目前人参产品主要原料是林下山参、林下园参、伐林人参和农田参,但由于林下参产量低和禁止伐林栽培,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农田栽培人参逐年增多,但尚无林下园参与农田参功效比较的研究。人参产品主要是红参和生晒参,红参和生晒参也是人参复方产品的主要原料,其功效的异同影响众多人参复方产品的功效,但红参和生晒参及其复方产品间功效比较的研究甚少。林下园参与农田参功效异同?红参和生晒参及其复方产品功效异同?人参产品功效不同的物质基础及机理如何?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人参不同产品成片剂性质不同,筛选出人参产品成型工艺,对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本文开展了如下研究:实验一,以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肝糖原、肌糖原、血乳酸(BLA)和血清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及三磷酸腺苷(ATP)为评价指标,比较了农田参与林下园参产品的抗疲劳功效。实验二,以常压耐缺氧实验的存活时间、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亚硝酸钠中毒缺氧实验的存活时间、高铁血红蛋白(Met Hb)为评价指标,比较了农田参与林下园参产品的耐缺氧功效。实验三,以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实验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蛋白(IgG、IgM)为评价指标,比较了农田参与林下园参产品提高免疫的功效。实验四,采用HPLC法测定了红参与生晒参氨基酸(Amino acid,AA)和人参皂苷含量异同,寻找红参和生晒参功效差异的物质基础。实验五,通过小鼠消化代谢实验,比较了红参与生晒参对氨基酸吸收及其在心脏、肝脏储存的影响。实验六,优化复合氨基酸红参片成型工艺。结果如下:
  1、农田参和林下园参产品均具有抗疲劳作用(P<0.05),相同加工类型的林下园参与农田参产品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相同(P>0.05)。但不同加工类型的相同栽培类型的人参产品对小鼠抗疲劳作用不同(P<0.05),其中,红参产品抗疲劳作用优于生晒参产品(P<0.05),复合氨基酸红参抗疲劳功效最佳(P<0.05)。
  2、农田参和林下园参产品均具有耐缺氧作用(P<0.05),相同加工类型的林下园参与农田参产品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相同(P>0.05)。但不同加工类型的相同栽培类型的人参产品对小鼠耐缺氧作用不同(P<0.05),其中,红参产品耐缺氧作用强于生晒参产品(P<0.05),复合氨基酸红参的耐缺氧功效最佳(P<0.05)。
  3、农田参和林下园参产品均具有提高免疫力作用(P<0.05),相同加工类型的林下园参与农田参产品对小鼠提高免疫力作用相同(P>0.05)。但不同加工类型的相同栽培类型的人参产品对小鼠提高免疫力作用不同(P<0.05),其中,生晒参产品提高免疫力作用强于红参产品(P<0.05),复合氨基酸生晒参提高免疫力功效最佳(P<0.05)。
  4、生晒参和红参中人参皂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红参中Rk3、Rh4、Rg3、CK、Rg5含量高于生晒参中相应皂苷含量(P<0.05)。生晒参和红参中游离AA含量差异显著,红参中Arg、Thr、Met、Lys及21种AA含量加和值显著高于生晒参中相应含量(P<0.05)。红参抗疲劳、耐缺氧作用增强原因与这些氨基酸和皂苷含量提高有关。
  5、生晒参和红参产品均有助于提高小鼠对氨基酸的吸收利用及储存(P<0.05)。红参抗疲劳、耐缺氧作用增强原因与小鼠心脏中氨基酸Asp、Glu、MAA和小鼠肝脏中氨基酸Gly、Val、Ile、TAA含量提高有关。
  6、复合氨基酸红参片原料红参粉粒度应小于0.075mm。复合氨基酸红参片最佳加工工艺配方:复合氨基酸红参66.67%,微晶纤维素26.83%,微粉硅胶1.0%,PVPP5%、硬脂酸镁0.5%。制粒时乙醇适宜浓度为70%。
其他文献
【目的】  1.制备包裹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的磷脂聚合物纳米光敏剂(INPs),并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共价偶联方式将趋磁细菌AMB-1与纳米光敏剂INPs偶联形成AMB-1-INPs微纳机器人,对其进行理化表征。  2.通过AMB-1-INPs微纳机器人溶液进行体外趋化性与运动性实验,探讨AMB-1-INPs微纳机器人的磁靶向和厌氧靶向的性质,并考察在外磁场的操控下
痛风(Gout)的特征是高尿酸血症和关节内尿酸单钠(MSU)结晶,不及时治疗的话,会导致慢性炎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变性。目前,尽管常用的痛风药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它们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例如毒性和胃肠道反应。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安全、有效的药物来治疗痛风。相对于目前市场上毒副作用较大的化学合成类药物而言,天然药物在治疗痛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青风藤为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acutum(
人参内生多黏类芽孢杆菌是具有广谱的生物防治作用。因此,通过人参发根与多黏类芽孢杆菌互作研究,从而提高多黏类芽孢杆菌数量、生理特性及抑菌活性,对提高其生防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首先,以多黏类芽孢杆菌芽孢数、活菌数、生物膜为评价指标,探究人参发根与多黏类芽孢杆菌互作对菌株生理特性的影响;其次,应用滤纸片扩散方法,探究人参发根与多黏类芽孢杆菌互作对菌株抑菌活性的影响;再次,分离多黏类芽孢杆菌抑菌
人参皂苷是人参道地性的物质基础。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理功能,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化妆品、食品和生物农药等领域。但由于人参皂苷含量低,尤其是稀有人参皂苷含量更低,限制了人参的应用与开发。针对人参内生菌“协同效应”促进“防御反应”产物皂苷累积分子机制问题。本文首先,研究多黏类芽孢杆菌与人参发根互作对人参发根生长、共培培养基(糖、酸碱度)及其定殖的影响;其次,研究多黏类芽孢杆菌与人参发根互作对人参发根蛋
学位
粗毛栓菌(也被称为硬毛粗盖孔菌)Trametestrogii(Berk.)Bondartsev&Singer(=Funaliatrogii(Berk.)Bondartsev&Singer),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蘑菇纲Agaric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栓菌属Trametes。其不仅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还有抗肿瘤,增强免
香蘑属真菌广泛分布于森林、草原,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主要表现在提高免疫力和抗肿瘤上,是一种优良的食药兼用菌。本文在对东北地区的香蘑属真菌资源调查和收集标本、菌株的基础上,选取具有食用价值的紫丁香蘑和花脸香蘑探索其培养条件,进行出菇试验,并进一步对紫丁香蘑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为更合理地开发和利用香蘑属真菌食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野外采集东北地区分布的野生香蘑属真菌标本共计25份,通
香栓菌Trametessuaveolens是一种生长在杨柳树上的药用真菌,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近年来经过本草考证发现香栓菌的各项特征与古代记载的“白芝”相似,根据古代本草记载,白芝性温,归肺经,研究已经证明香栓菌针对肺经方面的药理作用,但有关香栓菌的研究和报道仍然较少,不够深入。因此本文在本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对香栓菌的栽培驯化条件和药理平喘活性进行研究,为香栓菌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综述
学位
五味子醇甲(SCH)为北五味子中主要有效成分,具有保护肝脏,改善和增强学习记忆的能力,保护受损的神经细胞,抑制部分神经递质的分泌,镇静催眠,抗抑郁等药理活性。本文以五味子醇甲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结构修饰,以期得到溶解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的化合物。  1、五味子醇甲的结构修饰本文分别用溴水和对甲苯磺酸与SCH进行衍生化反应,得到两种衍生物4,11-二溴基-6,6,8,9,9-五氢-7,8-二甲基-
本文对吉林省西部药用菌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并且对生长在该地区特有种蒙古黄榆上的粗毛纤孔菌进行了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对吉林省西部地区药用菌物进行资源调查发现了31科、57属的103种菌物,其中药用菌51种,食用菌26种,食药两用菌11种,有毒菌14种,具有其他经济价值的真菌1种,具有开发潜力较大的药用菌51种。  在野外调查发现不同时间采集到的粗毛纤孔菌子实体形态不同,8月中下旬到9月初出现的子实
学位
天麻(Gastrodiae Rhizoma)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是我国名贵中药之一,常以块茎入药。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之功效,其活性成分主要为天麻素(Gastrodin)和对羟基苯甲醇(4-Hydroxybenzyl alcohol),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