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结合前人研究不同区域棉花栽培品种的养分和需肥特性,从而进行不同施钾量对棉花的养分吸收和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为新疆合理施用钾肥提供一定依据。研究表明,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在全生育时期呈现前期积累少且慢、中期增多且加快,后期缓慢增加的“S”型趋势,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占整株的比例具有一致性;随生育期变化,各器官的积累比例呈现不同变化趋势;生育前期积累中心是营养器官中茎和叶,从花期到吐絮成熟期积累中心逐渐转移至生殖器官。各处理养分吸收动态与棉花干物质积累动态一致,在各生育阶段均呈现出苗期缓慢,蕾期逐渐加快,开花到结铃盛期到达高峰,此后又逐渐趋于平稳;符合植物生长的“S”型曲线。用Logistic方程对棉花地上部干物质和养分进行模拟,方程拟合较好.施钾可以明显提高棉花干物质积累最大值,延长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关键时期△t,其中,在钾肥施用量0-60kg/hm2范围内随施钾量增加而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增施钾肥,增加了棉花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其原因是施钾促进了氮、磷养分在棉花体内物质的合成与运转,但当施钾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棉花对养分的吸收量开始下降。棉花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速率均大于K0。从播种后45d以营养生长为主,对养分的吸收速率均很低,到播种后第75d吸收速率迅速加快,此后其速率逐渐增大但有所波动,这很可能是因为试验区6、7月的气候异常,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速率总趋势为前期缓慢,中期逐渐加快,后期减缓的趋势。施钾可以降低蕾铃脱落率,增加现蕾数和有效铃数;增施钾肥对棉花单铃重、衣分影响不大,但可以显著增加棉花单株铃数;施钾通过增加单株铃数和降低蕾铃脱落率实现了棉花的增产。钾肥效应方程为Y=-0.0517K2+5.3167K+1531.5,最高产量施K2O量为51.42 kg/hm2,经济施K2O量为48.60 kg/hm2,其相对应的最高产量为1668.19 kg/hm2和经济产量为1667.77 kg/hm2。施钾在一定范围内可增加棉花的纤维长度、强度、伸长率以及可纺系数;棉花整齐度、马克隆值是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钾可以提高棉花的成熟度,但施钾处理间差异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