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性寄生日本血吸虫的生殖潜能及与其遗传学特征间关系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nan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疾病,在我国仍然是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查螺灭螺、查病治病等血防工作持久深入,血吸虫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呈现为低度流行状态。既往研究多集中于雌、雄血吸虫合抱交配和合抱后雌虫发育机理,但尚无文献探讨终宿主体内的单性未合抱血吸虫(雄虫或雌虫)的生殖潜能。单性血吸虫感染终宿主是血吸虫基本生物学特性之一,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普遍存在但至今仍被长期忽视。因此,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探索单性寄生于终宿主(小鼠)体内的日本血吸虫的生殖潜能(先期感染的单性血吸虫,在终宿主重复感染异性血吸虫后,前、后期血吸虫能否完成雌雄合抱及雌虫恢复发育成熟产卵?)及与其遗传学特征间的关系。这将有助于阐明单性日本血吸虫感染者作为潜在传染源在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上意义,为我国消除血吸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从流行区(安徽石台)采集钉螺样本,实验室进行逸蚴筛选出感染性钉螺,计算钉螺阳性率。将阳性钉螺逸出的尾蚴感染小鼠,通过回收的虫体鉴定尾蚴性别,对感染性(单性血吸虫或混合血吸虫)钉螺进行泊松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应用7对微卫星荧光标志引物确定血吸虫尾蚴的基因型;GenAIEx软件进行血吸虫遗传学特征分析,计算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近交系数等。2.用已知性别(雌性或雄性)和基因型的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即单性感染),在3个月、6个月后用相对性别尾蚴(即雄性或雌性)第二次感染小鼠(分“先雌后雄”和“先雄后雌”),第二次感染1个月后解剖小鼠,收集血吸虫虫体(包括合抱数、单雌、单雄),计算平均每克肝脏孵化毛蚴数及每对成虫产卵孵化毛蚴数。通过Kruskal-Wallis(K-W)检验比较“先雌后雄”3个月和6个月这2组回收虫体的合抱数、平均每克肝脏孵化毛蚴数及每对成虫产卵孵化毛蚴数是否存在差异;同理,进行“先雄后雌”3个月和6个月比较。3.提取雌、雄成虫DNA,应用微卫星标记进行基因分型,判断实际基因型组合情况;同时取每只小鼠肝脏虫卵,孵化毛蚴,随机抽取20条毛蚴进行基因分型,通过家系分析,了解各对成虫产卵情况。SPAGeDI 1.4软件计算r系数计算配对虫体间的遗传相似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配对虫体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数量及子代毛蚴数量的关系,利用SAS 9.4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对流行区(石台)感染性钉螺的分布的调查,发现:1)现场采集13412只钉螺,筛选得到阳性钉螺94只,钉螺感染率0.7%;从阳性钉螺中随机抽取60只进行尾蚴的性别鉴定,最终成功鉴别57只,结果发现27只钉螺逸出雌性尾蚴,30只钉螺逸出雄性尾蚴,血吸虫性别之比接近1比1,无混合血吸虫感染的钉螺。另外从小鼠体内收集的虫体数发现,雄虫数量的均数和中位数高于雌虫数,经K-W秩和检验,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雄性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得到的虫体数要高于雌性。2)感染性钉螺中血吸虫性别分布经拟合优度检验表明感染性钉螺的分布服从Poisson 分布(P>0.10)。3)不同性别尾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雄性与雌性尾蚴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6.143、5.857,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052、3.082,可见雄性和雌性尾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近。2.单性感染日本血吸虫在终宿主体内的生殖潜能1)“先雌后雄”组:从先雌性血吸虫尾蚴感染3个月后再雄性血吸虫感染、先雌性血吸虫尾蚴感染6个月后再雄性血吸虫感染,小鼠体内回收的合抱虫体数的平均水平分别为9.0(7.0-15.0)、24.5(12.0-28.0);平均每克肝脏孵化毛蚴数分别为62.0(51.0-74.0)、607.5(168.0-1611.0);平均每对成虫产卵孵化毛蚴数分别为13.2(10.2-19.8)、82.8(27.4-135.8),经 K-W 检验,P<0.05,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先雄后雌”组:先雄性血吸虫尾蚴感染3个月后再雌性尾蚴感染、先雄性血吸虫尾蚴感染6个月后再雌性尾蚴感染,小鼠体内回收的合抱数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8.0(10.0-43.0)、10.0(5.0-11.0),经K-W检验,P>0.05,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每克肝脏孵化毛蚴数分别为802.0(745.0-1765.0)、111.0(27.0-150.0),平均每对成虫产卵孵化毛蚴数分别为 139.6(110.0-225.3)、35.3(13.0-42.7),经 K-W 检验,P<0.05,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单性血吸虫生殖潜能与其遗传学特征间的关系1)雌雄成虫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数量的关系:先雌后雄3个月组,配对雌雄成虫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数量(r=0.08373,P>0.1)呈正相关;先雌后雄6个月组,配对雌雄成虫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数量(r=-0.11829,P>0.1)呈负相关;先雄后雌3个月组,配对雌雄成虫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数量(r=-0.17668,P>0.1)呈负相关;先雄后雌6个月组,配对雌雄成虫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数量(r=0.00499,P>0.1)呈正相关,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2)雌雄成虫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子代毛蚴数量的关系:先雌后雄3个月:配对雌雄成虫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子代毛蚴数量(r=0.5 0113,P>0.1)呈正相关;先雌后雄6个月:配对雌雄成虫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子代毛蚴数量(r=-0.02947,P>0.1)呈负相关;先雄后雌3个月:配对雌雄成虫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子代毛蚴数量(r=-0.24371,P>0.1)呈负相关,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先雄后雌6个月:配对雌雄成虫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数量(r=-0.53104,P<0.05)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流行区(石台)现场发现单性血吸虫感染钉螺普遍存在且单性血吸虫感染钉螺呈随机分布,提示在流行区终宿主感染单性血吸虫较同时感染雌性和雄性血吸虫更为普遍。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性别间遗传多样性水平相近,提示雌性和雄性血吸虫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可能相似。2.单性日本血吸虫在终宿主(小鼠)体内存活3个月和6个月后仍具有生殖潜能。雌性血吸虫在小鼠体内存活6个月后,较3个月相比,其生殖潜能并没有降低,受寄生时间影响较少;雄虫生殖潜能似下降,可能受到寄生时间影响。3.雌雄配对选择与配对个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无明显关系,体现血吸虫个体配对随机性;配对个体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子代毛蚴数量之间关系不明显,可能与单性虫体在小鼠体内较长时间寄生有关。4.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单性寄生日本血吸虫感染者作为潜在传染源在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上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时代更迭,文化思想依旧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所在。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文化自信”四个字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目前,很多承载了中国传统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们所忽略,濒临失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庆梁平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民间艺术,反映了百年来重庆人民的民俗信仰,但由于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年画这一艺术形式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其风格题材也
学位
气密型连体防护服是一种在应急救援场景下使用的具有特殊防护功能的服装,具有很强的防护性,可以抵御气态危险化学品和固态粉尘。为了隔绝有害物质与皮肤接触进而伤害人体,气密型防护服通常设计为全身包裹密封的连体式结构,将衣身和裤装连接在一起。其连身的结构特点,不便于人体运动,当防护服的样板长度设计不合理时,更会增加服装的机械性负荷,影响着装者的运动舒适性。本课题着眼于探究人体运动与气密型连体防护服样板结构设
学位
历史课程资源一直是各地历史教学不竭的资源宝库,目前吉林地区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已有一定的成果,但是基于对现有的吉林地区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成果的研究分析,发现三个被忽视的问题:忽视吉林地区旧志的利用;忽视吉林地区物质生活资源开发;缺乏资源成果的相关配图。基于此,运用历史文献学和历史教育学相关知识,选取吉林地区众多乡土文化中的以衣、食、住、行为主的物质生活部分作为资源开发的主体,在开发过程中注重以吉
学位
阿齐沙坦是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受体)拮抗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阿齐沙坦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AT1受体结合,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血管收缩、醛固酮分泌等升血压效应。其作用不依赖于血管紧张素Ⅱ合成途径,避免了ACEI对缓激肽水平的影响,几乎没有干咳等副作用。长期用药试验结果表明,阿齐沙坦单用或与利尿降压药或钙拮抗剂等联合给药时,均得到了稳定的降压效果。目前该品种尚无进口,国内也无
学位
目的: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研究表明,线粒体复合物Ⅰ的许多亚基是可靠的肿瘤标记物,其中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核心亚基S1(NDUFS1)作为线粒体复合物Ⅰ最大的亚基,参与调控癌症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本文旨在探讨NDUFS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1)收集肺癌患者癌和癌旁组织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检测肺癌组织中NDUFS1的表达水平,分
学位
智能制造的发展和5G高速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高速网络的需求呈几何形增长。各类产品进入了人工智能的互联网时代,对于网络需求的增加,也造成了网络安全的压力骤增。与此同时,全球网络安全的直接和相关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诞生了大量的科研机构,企业与技术组织,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网络是由无数的个人,组织,机构以及其他各类团体组成,所以在网络安全产品的用户中,个人用户产品是覆盖面积最广,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最为常见,患病人群多为老年人,常合并心血管疾病,其中以高血压病(Hypertension,HTN)最为常见。合并高血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临床表现和预后均有所不同。大多研究通常并不纳入合并症的非小细胞肺癌人群,这导致我们对这一特定人群的预后评估并不清楚。本研
学位
目的:建立体外高纯度纯化嗅鞘细胞的新方法,提高嗅鞘细胞移植术后的疗效稳定性;研究miR-128-3p对嗅鞘细胞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嗅鞘细胞经差速贴壁纯化24 h后,在Forskolin的选择性培养基中培养。待细胞汇合度达90%以上,利用低浓度胰酶(小于0.1%)进行二次纯化。利用该方法对传代的嗅鞘细胞进行多次纯化,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嗅鞘细胞形态。随后通过p75NTR、S100 β、Hoec
学位
初创期企业的人才管理问题异常突出,除了股权、薪资等物质激励手段之外,对人才进行柔性激励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的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对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计划,职业生涯管理是从组织角度出发,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整合管理。本文从组织的角度出发,在员工和组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员工的职业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机融合在一起,构建员工和企业协调一致、共同发展的企业氛围,最终实现二者之间的双赢。本文从AR公司的
学位
研究背景: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的一个基本特征,伴随着肿瘤的发生与进展。肿瘤血管的形态与功能异常塑造了一个缺氧、免疫抑制性、酸性和高间质压的肿瘤微环境,从而阻碍肿瘤治疗。大量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诱导肿瘤血管正常化,并短暂提高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效果。最近研究发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也可以诱导肿瘤血管正常化,并让部分恶性癌症患者获得持久疗效。那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诱导的肿瘤血管正常化有什么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