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致病菌基因组重新注释及数据库构建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rjo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细菌病害每年都对全世界农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从分子水平上对植物致病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植物致病菌。截止到2007年底,已有16个植物致病菌被测序完成。然而,虽然我们已经有大量的实验室数据注释植物致病菌的基因组,但是在国际公共数据库中已有的基因组注释信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构建了一个对植物致病菌基因组重新注释的数据库DIGAP。DIGAP数据库有如下特征:(1)植物致病菌基因组的假定功能基因被重新识别。运用Z-curve曲线方法从假定功能基因中识别出一些非编码开放阅读框(ORF),同时我们还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序列平均长度比较和直系同源蛋白聚类(COG)分析等方法证明了这些非编码序列与功能基因的不同。(2)所有蛋白编码基因的翻译起始位点被重新确认。根据NCBI原有的翻译起始位点数据,结合北京大学2008年构建的重新确认微生物翻译起始位点的数据库ProTISA的资源,和翻译起始位点识别软件GS-finder的识别结果,运用陪审团算法得到植物致病菌最终的翻译起始位点。(3)大量的植物致病菌假定功能基因通过序列比对方法被重新注释功能。(4)两种理论的基因表达水平计算方法CAI和E(g)预测了植物致病菌基因组的基因表达水平。(5)与人类的抗菌药物靶标同源的植物致病菌潜在抗菌药物靶标都被识别并在数据库中一一列举。同时,还通过同源模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建了潜在靶标的3D结构。总之,DIGAP数据库提供的更为精确的植物致病菌基因组信息对植物致病菌的下一步研究和新的抗菌杀菌剂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构建在LAMP平台上的DIGAP数据库的所有信息都可以从DIGAP数据库网站免费获得。网址:http://sdbi.sdut.edu.cn/digap/。
其他文献
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 HO, EC 1.14.99.3)是动物体内一种重要抗氧化酶。近年来,HO参与植物对多种非生物胁迫的调节作用已被初步证实。本研究把HO系统引入到细胞分裂素(CTK)对小麦离体叶片暗诱导衰老的缓解作用中,从而探究HO参与CTK缓解植物叶片衰老的可能机理。本研究发现,6-BA在缓解暗诱导下小麦离体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降解过程中,还上调了HO的活性、HO
极化SAR作为最近几年新兴发展起来的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受到从事微波遥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早期的极化SAR系统特点多为单频、单(双)极化、低分辨率,常应用于环境监测和资源勘测
完成一个完整的三维重建过程,需要三个步骤:相机镜头标定,图像匹配技术,三维建模过程。相机标定作为第一步,标定精度与速度直接影响着后续工作。由于传统的相机标定算法存在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