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带碰撞—隆升过程的碎屑沉积响应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rdo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地球科学的两大主题是地球动力学和全球气候变化。位于板块边界的造山带是全球构造、岩浆和变质等地质作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地表系统物理、化学活动最为强烈的结构单元之一。因此,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和发展是地球动力学前沿科学问题之一。当前造山带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学科、多角度和多时空的综合性学科方向,以全面阐释构造、岩浆、变质、沉积和动力为研究目标。其中,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逐渐成为新研究思路的增长点和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是造山带(如喜马拉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造山带来源的物质被搬运至周缘各种盆地中沉积下来,这些沉积物蕴含有丰富的源区信息,同时又被赋予特定的地层时代,为重建造山带演化历史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即是从造山带沉积地质学角度出发,利用相关的碎屑沉积记录来反演造山带的形成和发展,并通过三个实例研究,探讨造山带特定演化阶段的碎屑沉积响应。选取的三个研究实例分别为中国西北部北祁连志留系、西南部右江二叠-三叠系和大别山南麓侏罗系。北祁连志留系下覆为弧后盆地火山-沉积序列,并被泥盆系磨拉石不整合覆盖,是华北克拉通南缘早古生代从大洋俯冲到大陆碰撞转换的关键地质记录。右江二叠-三叠系记录从被动陆缘盆地到前陆盆地的转换,是华南大陆西南缘印支造山作用的重要物质记录。大别山南麓侏罗系对应于大别山的折返隆升,是大别山早期剥露历史的记录。本论文重点采样层位包括北祁连下志留统、右江上二叠统-中三叠统和大别山南麓中下侏罗统,主要样品为砂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等碎屑岩,以及右江盆地相关的火山岩和凝灰岩。通过中粗粒和中细粒砂岩的碎屑组分、碎屑岩全岩地球化学、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和重矿物(锆石和尖晶石)化学成分分析,获得大量与源区组成和性质相关的物源数据。祁连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端,记录了华北克拉通、中祁连地块和柴达木地块早古生代的相互作用。北祁连带位于该造山带北部,是华北克拉通南缘与中祁连地块间碰撞拼合的结果。北祁连下志留统碎屑岩的主要物源区为北祁连早古生代火山弧、中祁连地块的元古代基底和华北克拉通太古代基底及其再旋回沉积物。西部下志留统下部和东部晚奥陶统上部-下志留统下部既有来自早古生代弧火山岩的碎屑,也有来自南北大陆基底的碎屑,而下志留统上部碎屑主要来自南北陆块基底岩石。在西部下志留统下部砂岩中发现有来自SSZ(超俯冲带)型蛇绿岩的碎屑尖晶石,表明北祁连洋的洋壳残片已经仰冲至地表遭受剥蚀。早古生代年龄的碎屑锆石整体具有地壳岩石中锆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但少数几个颗粒落在洋壳锆石和陆壳锆石的重叠区,可能与碎屑尖晶石具有相似的超俯冲带洋壳性质的源区。结合岛弧火山岩、岛弧I型花岗岩、高压/低温榴辉岩-蓝片岩、同碰撞S型花岗质岩石、后碰撞I型花岗质岩石和大陆深俯冲超高压变质岩的年代学研究,北祁连下志留统的物源组成表明,祁连造山带地区早古生代从大洋俯冲到大陆初始碰撞的转换发生于奥陶纪末-早志留世初期(~450—440Ma)。右江盆地西北部紧邻峨眉山玄武岩省,东部和北部与扬子碳酸盐台地相接,东南为南华造山带,西南与越北地体以八布缝合带相隔。该盆地晚古生代以特征的深水盆地相和浅水孤立台地相相间沉积为特征,受北西向和北东向两个断裂系统控制,从南到北,可分为那坡、百色和河池-南丹-紫云三个次级盆地。晚二叠世-中三叠世盆地相沉积为火山岩屑浊积岩、硅质岩、泥岩和陆缘碎屑浊积岩及泥灰岩、钙质砂岩和砾屑灰岩。右江晚二叠世碎屑岩具有类似于峨眉山高Ti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砂岩中含有大量基性玄武岩岩屑,同时锆石U-Pb年龄也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主要岩浆喷发期一致,锆石颗粒具有类似于板内/非造山环境岩浆结晶锆石的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峨眉山高Ti玄武岩为主要物源区,且碎屑沉积于华南大陆西南部被动大陆边缘。地层对比和古流向等资料也支持火山碎屑主要来自盆地西北部峨眉山玄武岩的结论,而且碎屑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组成表明这一主要物源区可能一直持续到早三叠世早期。早三叠世晚期物源发生重大变化,岩石地球化学组成明显不同于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早期沉积岩,且砂屑灰岩中首次出现来自火山弧的二叠纪年龄的碎屑锆石。二叠-三叠纪界线附近凝灰岩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及微量元素组成表明,此时由金沙江-哀牢山-八布洋盆南西向俯冲产生的岩浆弧已经靠近华南大陆西南缘;而早中三叠世界线附近凝灰岩及火山岩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及微量元素组成则指示,它们形成于同碰撞环境,表明该岩浆弧与华南大陆沿金沙江-哀牢山-八布缝合带发生碰撞。中三叠世,右江盆地成为充填来自造山带的大量浊流碎屑的前陆盆地。右江盆地从被动陆缘向前陆盆地的转换发生于早三叠世(~250—245Ma)。大别山南麓黄石地区早中侏罗世为河流相碎屑沉积,在垂向上表现为旋回性的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组合,包括曲流河河道、点坝和洪泛平原沉积的武昌组和辫状河河道和河道间沉积的花家湖组。古流向和物源数据表明,水流体系以向西流动的携带华南大陆基底碎屑的纵向水流为主,并混有向南流动的来自北部大别山的横向水流,且后者在中侏罗世明显增强。锆石REE及LC图像研究显示,早侏罗世砂岩中存在奥陶纪末期麻粒岩相变质锆石,而中侏罗世砂岩不但含有奥陶纪变质锆石,而且出现石炭纪榴辉岩相变质锆石和对应于大别山三叠纪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碎屑锆石。这一结果表明大别山曾发生早古生代麻粒岩相和石炭纪榴辉岩相变质事件,且相关高级变质体已于早中侏罗世折返剥露地表。同大别山北麓合肥盆地和东部潜山地区同时期碎屑锆石数据对比表明,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在北部剥露较早(早侏罗世)而南部较晚(中侏罗世)。此外,黄石早中侏罗世砂岩、东部潜山早中侏罗世砂岩与韩国和日本相似构造位置(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南部)的同时代碎屑沉积物具有一致的碎屑锆石年龄组成,表明随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经苏鲁变质带向东延伸至韩国和日本,其南部的前陆盆地系统也可能存在类似的延伸。北祁连下志留统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南缘从活动陆缘向前陆盆地的转换,右江盆地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则记录了华南大陆西南缘从被动陆缘到前陆盆地的转换。由于所处的构造背景的不同,北祁连早志留世和右江早中三叠世碎屑沉积对初始碰撞造山作用的沉积响应也有所差别。初始碰撞造山作用在北祁连下志留统的碎屑沉积记录为:(1)华北克拉通和中祁连地块同时提供物源;和(2)造山带来源的碎屑的出现,如反映蛇绿岩遭受剥蚀的碎屑尖晶石和高Cr地球化学特征。初始碰撞造山带作用在右江盆地的记录为:(1)火山弧来源的碎屑沉积在华南西南被动陆缘之上;和(2)反映洋壳深俯冲作用的榴辉岩相变质岩已经折返到地表,并为右江盆地提供碎屑。这种沉积记录的差别反映了前陆盆地的形成在一定程度受构造背景的控制。在大别山隆升过程中,高压/超高压及其它高级变质岩折返剥露至地表的记录为黄石盆地中下侏罗统砂岩中对应年龄变质碎屑锆石的出现:奥陶纪末麻粒岩相变质锆石在下侏罗统砂岩中的出现表明早古生代麻粒岩相变质体折返剥露地表的时间在早侏罗世或之前;石炭纪榴辉岩相变质锆石和三叠纪变质锆石在中侏罗统砂岩中开始出现,表明高压/超高压变质岩折返剥露地表的时间为中侏罗世。利用盆地碎屑沉积来研究造山带折返隆升具有一个显著优势,即这些碎屑记录保存于一定的地层序列中,从而使造山带隆升过程被赋予相对或绝对的时间属性。同时,如果地层保存较为完整,那么这种时间属性就是连续的,所记录的动力过程也将是动态的、长时间尺度的。黄石盆地碎屑沉积对大别山折返隆升过程的重要性也正在于此。此外,对包括黄石盆地在内的大别山周缘前陆盆地同时代碎屑记录的对比研究则反映大别山隆升过程的空间属性。获得有效的与造山带碰撞-隆升过程相关的碎屑沉积记录的关键在于准确而可靠的物源分析,这就要求高精度的物源分析方法。碎屑沉积岩的组成受原岩性质、风化强度、沉积分选、再旋回程度、成岩作用和变质强度等因素的综合控制,与构造背景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因此,传统物源判别图解的低成功率实际反映的不仅是图解本身的问题,而且也是碎屑沉积物组成和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如果不考虑沉积后的成岩和变质影响,那么控制沉积物组成的要素则为原岩组成和沉积过程。对传统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和砂岩碎屑模式三角图解的局限性研究表明,特殊的物源组成和沉积过程是影响这些传统物源分析方法有效性的主要因素。由于碎屑沉积物的形成直接受控于源区性质和沉积过程,因此,在利用这些模式判别图解时一定要谨慎而行,它们可能给出完全错误的结论。相对于砂岩来说,泥岩以高Al2O3、Fe2O3+MgO、Al2O3/SiO2、Th/Zr、Ti/Zr、La/Y和Sc/La为特征。它们具有相似的La/Th、Th/Sc和Sc/Cr等比值,表明整体来源自同一属性的源区,但化学风化、沉积分选和再旋回过程使一些元素随粘土矿物等比重低和粒径小的碎屑颗粒富集于泥级沉积物中,而一些元素随锆石等比重大和粒径较粗的碎屑颗粒在砂级沉积物种富集。大陆溢流玄武岩可以作为被动陆缘碎屑沉积的主要物源,使形成于被动陆缘的碎屑岩含有大量的玄武质岩屑,例如江盆地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早期的碎屑沉积岩,它们沉积于华南大陆西南被动大陆边缘,由于峨眉山玄武岩源区的存在,使这些沉积物在构造背景图解中落在大洋岛弧/大陆岛弧/活动陆缘区。相对于这些传统物源分析方法,单颗粒矿物源区分析技术则可以提供更为详细和准确的物源信息。锆石U-Pb年代学已经被广泛用于碎屑沉积物的源区分析,但对其化学成分的物源指示意义仍存在较多的争议。在本文的三个研究实例中,尝试运用锆石微量元素组成来示踪特殊的源区,讨论其成因类型、岩浆性质和构造背景,如蛇绿岩、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和裂谷/板内岩浆岩,表明它可以作为锆石物源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指出的是,通过比较弧/造山带岩浆结晶锆石与板内/非造山岩浆结晶锆石在微量元素含量及比值的差异,建立判别两类锆石的双变量图解,为利用锆石化学组成示踪岩浆活动类型及构造背景提供了依据,这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
其他文献
辅助材料在孩子们的沙水探究游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孩子们能利用它将沙水玩出不同的趣味游戏。本文主要通过案例阐述在沙水游戏中玩法多变的辅助材料促进幼儿沙水游戏的创
为简化超疏水涂层的制备过程,提高耐磨性,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HTPDMS)、微/纳米二氧化硅分2步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涂层的固化过程采用紫外光固化技术,然后对涂层的表面
明确“绩效工资”制度的积极意义在中国这个“恒患不均”的社会里,平均主义仍有较大的市场;特别在教师队伍中,这种观念颇为根深蒂固。为了打破这种干好、干孬一样拿工资的“大锅
目的脑缺血时,自由基大量生成并激活炎症体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从而加重脑损伤,但其与依达拉奉神经保护作用的关系报道少。文中旨在研究依达拉奉对大鼠脑栓塞后的神经保护
本文对税收变化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选择进行了分析,文章从阐述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概念入手,进一步介绍了税收变化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方法,并且交代了国内对税收变化
提高核心竞争力中石化油气分公司业务外包的目的,按照Arnold提出外包区域划分原则,对油气分公司特点划分四种区域范围,按核心竞争力和价值链理论确定核心竞争力、价值链二种
近三十年来时域有限差分算法以其原理简单编程容易等优势,在电磁辐射散射等工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共形时域有限差分采用共形技术可以高精度地拟合不规则物体表面,降低阶梯
今天,我们已经上路,为那颗不安分的心,为我们自我的证明!$$1.为什么要啃读经典?$$因为经典不是浮游生物,随时代浪潮而动。经典是有根的,而要沿着经典的枝叶,触及到经典的根须
报纸
<正>人权,是人之为人所应享有的权利。作为一种话语,人权是在人类连带关系的互动和公共生活的组织中,为防范和挽救人的个性、认同、尊严、自由和幸福不被湮没、否定和减损,而
会议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阿及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的干燥叶片,有特异芳香,味苦,性微温。本品始载于《名医别录》,历代医籍记载,艾叶有温气血、逐寒湿、止血温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