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塞林格小说中的两个世界及其呈现方式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iaoj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作家J.D.塞林格把中产阶级的白人青少年作为主要的写作对象,关注他们的生活故事,并在这片狭小的写作天地里达到了完美。塞林格在描写成人庸碌的凡俗生活时,总是相映成趣地嵌入另一个世界:儿童世界。作品表现为两个世界的并置以及由这种并置所产生的不确定关系。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并置所产生的不确定关系是以一群不适应环境的青少年为介质的,当他们在现实世界里遭遇挫折与失败,陷入心理困境无法自拔时,经由他们自身经验的分离,现实世界就被一分为二,呈现出污秽与美好,虚假与真实的对立。本文意在以《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中心探究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在塞林格作品中的表现以及两个世界的呈现方式,进而明晰塞林格叙述策略选择上的智慧以及作者的价值关怀和创作局限。文章由导论、正文、结语、附录四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为批评视野中的塞林格。梳理和总结塞林格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正文包含五个部分。第一、二章分别为塞林格笔下的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着眼于“两个世界”在塞林格作品中的表现,以描述性的语言对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的生活状态、精神世界进行呈现。需指明的是,此处呈现的是作为主人公兼叙述者的霍尔顿经验表象中的两个世界。第三章论述霍尔顿的失败经验。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分裂与对应是以霍尔顿为中介项的。霍尔顿是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中的行动者和体验者。他作为一个独立的封闭空间在行动和体验的过程中又具有了功能性含义。霍尔顿对现实世界的划分是基于自身经验的,呈现的是经验里的世界,但霍尔顿的经验是失败的经验——行动的失败和理想的失败。因此,本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四、五章为天真视角下的两个世界和不可靠的叙述。天真视角和不可靠叙述是顿的世界当中,表现为他的叙述中对成人世界污点的放大和对儿童世界的童真崇拜与向往。但霍尔顿基于自身视角和经验对两个世界的认识与评价必然有不可靠的、错误的和经不起推敲的地方,不可靠的叙述拉开了隐含作者和叙述者的距离。结语部分综合塞林格的创作经历和文学价值观探讨塞林格的意义和创作局限。附录部分为塞林格文学年谱,梳理、总结塞林格的生平和创作概况。
其他文献
县级社区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社会管理的基层单元。2014年以来,富裕县富裕镇把和谐社区建设作为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抓手和环节,通过开展以先进文化引
文章通过对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解读,明确了高职人才培养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定位,指出合理的培养计划、健全的组织机制、有效的过程控制、推进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及
<正>理学一直是中国学术史的研究热点。从朱熹的《伊洛渊源录》到黄宗羲、全祖望的《宋元学案》,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到牟宗三的《心体与性体》,从侯外庐等主编的《宋明
矿业深刻地影响着清王朝的货币与军器制造,以及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成为康乾盛世的表征之一。当时矿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铜与铅的开采和冶炼上。本文探讨清代最重要的铅产基
那是个平常的日子,但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以下简称“仁济医院”)来说,这个平常的日子却值得庆幸——那一天,仁济医院东院干部保健楼内,负压吸引泵发生了故障,内科大楼
互联网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媒体区别于广播、电视、报纸三大传统媒体,拥有即时、海量、无界及交互等众多优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
在25℃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了黄秋葵种子的吸水曲线,在浸种12小时内吸水迅速,12~16小时吸水速度开始减慢,至20小时后种子内水分饱和,不再吸水,在春季干旱条件下播种播前必须进行浸种
本文探讨了毛泽东英明决策的哲学理论基础,认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探讨、领会毛泽东的决策哲学,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马铃薯早疫病是由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 Sorauer)引起的马铃薯叶部真菌病害。茄链格孢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不产生或产生极少量分生孢子,而分生孢子作为接种体是筛选抗性品种
特定时代背景下所赋予的法治内涵已经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法治国家的构建对现代社会发展、对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社会管理的井然有序等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