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以蚌埠市三所高中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i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以来,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组织,及以美国、英国、法国为代表的国家都相继提出自己的核心素养。在全世界发展核心素养的趋势推动下,中国在2014年启动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项目。通过专家组的努力与实践探索,终于拟定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即三个维度、六个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作为课程发展的重要环节,核心素养标志着课程从关注内容转向关注学习的结果;从关注使用教材转向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的关注。近几年来,为应对21世纪未来的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核心素养,成为世界乃至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所在。课程改革的是学校改革的核心环节,学校教育通过各门课程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过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这便是“内涵发展”的理念。基于此理念,学校教育在于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学力提升与情操陶冶,这便是核心素养为人的发展做出的解释。核心素养是突出强调个人的修养,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因此实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比课程三维目标更高层次的要求,它不仅强调只是、技能,也有比知识、技能更广泛的内涵,及不仅包含技能,也包括自身的综合素养。核心素养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的全面整合,也是通过普通高中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时代要求。音乐教育属于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的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提升受教育者的气质、品格及修养,形成自己对人生的思考。高中阶段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是学生属于未成年人的最后时期,他们既保留了学生时期对知识的渴望,也有了自己的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那是属于学生自己的价值观的判断。存在于学校中的学科教育虽然分工、属性、教育目标、教育形式不同,但是它们都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那就是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让学生形成学科必备的科学素养。普通高中音乐学科教育的影响同样重要,它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形成的文化观念不可忽视,通过音乐教育,学生能感受到艺术的美,并能通过提升音乐专业知识,音乐专业表现力,展示自己对音乐的表现力、创造力。基于教育目的的前提,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当前学校育人目标的重点。在核心素养这样完整的育人体系下,学科核心素养由此产生并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有力回答,面对中国教育国情现状,学科核心素养将通过学科完成课堂教育目标,达到学科育人目标,实现学校教育目的,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音乐核心素养正是学科核心素养在音乐学科中的具体化表现,旨在学生通过学习音乐这门学科(或特定的音乐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必备能力。《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写入课程标准中,明确解释音乐核心素养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本文将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理解”素养作为研究主体,通过其课程目标规定的中国学生发展文化理解素养,要从文化角度关注音乐作品和音乐现象,熟悉和热爱中华民族的音乐创造成果,通过课程教学,了解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用平等、包容的文化价值观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性。高中音乐发展“文化理解”素养要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了解。通过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实际教学情况,结合《音乐鉴赏》教材中的中国民族音乐及外国音乐内容进行研究,意在了解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师对民族音乐的教学重视程度,及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掌握情况。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对蚌埠市三所高中进行调查,并结合教育学相关理论,阐述高中音乐教学应以鉴赏课为基础,加强对民族音乐的教学力度,实现文化理解素养的培育目标。论文最后提出要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及认知情况,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要以音乐要素本身为媒介,关注音乐自身的语言,从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体会不同民族如何通过音乐要素表现不同的音乐风格。
其他文献
近年来,研学旅行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向西北内陆地区延伸,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研学旅行适合与高质量旅游及教育业相结合,也同时契合游客逐渐注重内容和旅游体验这一趋势。河西走廊地域位置特殊,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研学价值与开发潜力。但由于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深居内陆、旅游业发展晚、基础较为薄弱、区位合作与联系较差等,导致河西走廊研学旅游领域发展缓慢,市场产品发展不均衡,整体比较落后。
期刊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实践教学是发挥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可或缺的内在构成。“四位一体”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了包括课堂叙事式教学、基地体验式教学、网络延展式教学和平台情景式教学在内的标准样式,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育人功能,在现实的生动实践中成效明显,而面临当下缓滞其作用彰显的消解因素的客观存在,使得“四位一体”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必须置于“三全”育人视域下进行整体性完善与优化。
明代作为汉服历史的末代,可谓是汉服文化的巅峰时期。如今,汉服风潮掀起,很多现代时尚服装品牌通过借鉴汉服元素融入现代时尚审美进行设计。文章以明代汉服为研究对象,从款式、色彩及图案3个方面进行阐述,并通过介绍品牌设计师的设计案例,分析探讨了明代汉服的款式、色彩及图案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行业改革的深化落实,对汽车理论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汽车理论的有效教学,是现阶段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探究了“互联网+”背景下《汽车理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期望能够将线上问题式教学法与线下讲授式教学法有机结合,实现《汽车理论》这门课程的有效教学。
依《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和《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高考命题要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问题情境中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导向作用,在2021年1月份的江苏省2021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以下简称江苏省适应性考试)中,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明显增强,加大了归因类问题的考查力度,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机械刷题"和死记硬背的现象,这类试题必将
期刊
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总人数为世界之首。当心源性猝死发生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抢救,而专业救护人员赶到时往往已经错过抢救的黄金"4min"。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出现很可能阻止悲剧的发生。而我国AED的普及情况并不乐观,AED配备的数量,人们对AED以及急救知识的了解和重视程度都存在很大的欠缺。本文以河北省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其对AED的了解,并提出建议,从而有效推动河北省AED的
近年来国内文化遗产类和文化养生类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青睐。文化遗产凝聚了先人的创造、智慧和想象力,展示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历史的悠久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教重命贵生,是中国本土宗教,提倡通过修炼修行达到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老目的,其养生文化资源是道教文化中最明显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浙江省瑞安市陶山镇陶弘景文化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道教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养生资源丰富
为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小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小学应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文章对目前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和"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落实对策,以期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在我国有很多代表着民族文化的积淀,成为了历史记忆的象征,有些已被列入从县级到国家级等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们祖先在千百年的农业生活中一点点形成和传承的技能,是维护国家文化认同和主权的基本依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其中苗族服饰元素在中国各苗族文化中占着不可获取的一席之位,融合文化元素的游戏不少质量口碑俱佳的作品,这些作品汲取传统文化元素之精华,重构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风格
毛南族花竹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手工艺之一,由于农耕时代环境特点下造就了这一传统工艺。该技艺于2011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毛南族花竹帽自身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极具毛南族地方文化特色。随着当代社会经济转型与飞速的发展,作为一项传统手工艺,花竹帽竹编工艺无论是在传承、生产、市场等方面都与现代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