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适应状况及适应性改进对策研究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yy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北京有3万名左右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他们的素质状况、业务能力和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北京市中小学中教育方针能否全面贯彻和学校体育改革的成效。对他们目前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适应现状的调查,有助于全面了解体育教师的当前教育理念、改革心态和能力状况,并在了解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使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加快理解新课标的精髓与要求,并在实施中加快步伐,改进工作,促进中小学体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为推动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同时也为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在一定程度上对全国有着重要的指导和辐射作用。目前全国范围的基础教育改革已拉开大幕,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也会对我国其它地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本文从实施新课标的背景出发,介绍了北京市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基础教育中学校体育改革的目标。从教学理念、角色转换、专业知识结构与专业能力等方面分析了新课标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访谈法、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目前体育教师适应新课标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影响教师推行新课标的因素主要是:教师自身方面对新课标理解不准确、缺乏科研创新和知识结构陈旧;客观原因主要是培训的导向与措施、校领导重视不够、物质投入不足和新课标本身的问题。 进而给出建议:体育教师在心理方面,一要深入分析和认真思考现实情况,做好“打持久战”的长远计划和思想准备;二要树立新的体育教学观,发展观和角色观;三是全社会要给教师成长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外界因素方面,首先加强师资培训,其中专项短期培训是认识理解新课标最为灵活有效的手段;其次学会充分开发利用体育资源校本课程;最后建立与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的配套制度体系。
其他文献
人脸身份信息的提取方式一直是人脸研究中颇有争议的问题之一,以往的研究通过对名字和职业等语义信息的提取速度差异的比较,对此问题提出了两类观点,即人脸身份信息的加工是系列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特别是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的到来,科技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异化现象迫
体育招生排球专项考试方法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高校优秀排球专项人才的选拔和录取。2004年广东省教育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旧的体育招生考试方法进行了重新的修订,2005年
人类教育总是伴随着生产和科技的进步而发展变革的。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更是一门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自身发展源动力的学科。在这个以技术为源动力的教育变革过程中,辅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