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佛教的末法思想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的末法思想,是指佛教经过正法、像法、末法三个发展阶段,必然走向消亡,佛教徒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深深的忧患意识,精进努力,使佛法久留人间,造福众生的理论。末法思想是佛教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我国,末法思想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相继传播的,“三武一宗”法难使中国佛教的末法思想达到了高潮,并在与儒道相互辩难和融合,以及佛教向东南亚和世界传播中逐步完善。末法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并对中国佛教和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末法时代意味着佛徒自身证悟和佛法弘传能力有所衰退,为了使末法转为正法,佛教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因此,对末法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对中国佛教末法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形成和发展过程、哲学内涵及对中国佛教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了综合探讨。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引言:说明佛教的末法思想的内涵、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国僧人的贡献以及本课题的理论价值、现实意义。 第一部分:中国佛教末法思想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首先简述末法思想的涵义,紧接着介绍印度与中亚末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详细阐述“三武一宗”法难对末法思想的深刻影响。 第二部分:中国佛教末法思想的发展及其特色。笔者列举四位具有强烈末法意识的高僧的主要著作和主张,勾勒出末法思想在中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轮廓和特色。 第三部分:末法思想的哲学内涵。笔者认为,末法思想不仅体现了以“缘起性空”为基础的世界观,也体现了注重辩证思维的方法论和强调自觉能动、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第四部分:末法思想对中国佛教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末法思想既是刻造石经、开窟造像和编印《大藏经》的重要起因,也促成了三阶教的改革和净土宗的兴盛,以及人间佛教的倡导和改革。 结束语:总结中国佛教末法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现代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120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观
拓扑理论在机构创新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在实际机构运动分析中,设计者往往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本文首次把拓扑理论贯穿于机构创新设计和机构运动分析中,提出一套通用的
在叙述了巨磁阻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巨磁阻传感器测量电力系统三相电流的原理和方法,解决了三相电流磁场相互干扰情况下三相电流的测量问题。
国际商事仲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国际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一司法外商事争端解决方式,以其特有的优势,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克洛浓度的方法。方法以头孢拉定为内标,采用DIS.COVERY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醋酸盐缓冲液.乙腈(83:17)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有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利用现有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制定关于个体病人的诊治方案。银屑病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
数据挖掘是近年来随着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它融合了数据库、人工智能以及统计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试图从数据中提取出先前未知、有效
北魏冯太后,出身于北燕皇族,有较深的汉文化修养。家庭的变故及自身坎坷的经历再加上本人的聪明才智,使她在宫廷斗争中打败北魏皇帝献文帝拓跋弘,并最终从幕后走向前台,两次
精神分析将俄狄浦斯情结作为精神病理学的核心,对这个概念的讨论是与精神分析本身的发展共同延伸的。 首先,弗洛伊德采用了这一情结来表达儿童对父母的爱与恨的欲望的有机
无锡市金属回收公司成立于1977年3月,职工来自四面八方,主要有征地带工、煤矿工、回城知青、部队转复人员。干部队伍文化程度不高,综合素质偏低。1987年国家取消废钢铁指令性收购计划后,本